极越汽车风波,到底责任在谁? 极越汽车风波48小时,极越资金链困局引发的连锁反

周兆成律师 2024-12-14 12:16:43

极越汽车风波,到底责任在谁? 极越汽车风波48小时,极越资金链困局引发的连锁反应还在持续。关于责任在谁,舆论上讨论很多,但从法律角度看,其实结论很清晰,就是公司管理层,因为公司的实际经营决策与员工管理的直接责任主体都是管理层。接下来我具体说说。   极越汽车(集度汽车有限公司)是由吉利和百度联合投资成立的公司,致力于智能汽车的研发。然而,当前极越汽车的商业计划无法继续执行,面临经营困难。   此前为此,百度和吉利发布了联合声明,表示将帮助解决公司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在员工社保、离职员工的善后、用户售后等方面,展示了他们负责任的态度和对社会关注的承诺。   首先,这起事件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什么是有限责任公司?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的责任只限于他们的出资额,也就是说,如果公司出现债务或需要赔偿,股东不应该用个人资产来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是一种法律结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股东的责任仅限于他们的出资额。也就是说,如果公司出现财务问题,股东不应该承担比出资更多的责任。   其次,股东和公司管理层的责任是不同的。股东通过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投票来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但日常管理和运营是由公司管理层负责的。股东并不直接参与日常运营,因此股东和管理层的责任不可以混为一谈。极越汽车 CEO 夏一平曾称股东将负责离职员工赔偿问题。从法律角度看,股东的责任上限就是他们的出资额,股东不应承担超过这个额度的任何债务。除非股东基于自愿原则承担额外责任,这属于法定责任之外的自主行为。   最后,管理层是公司日常运营的“第一责任人”。股东在公司发展进程中主要起监督与决策作用,而实际经营决策与员工管理的直接责任主体应为管理层。在极越汽车事件里,吉利和百度作为股东积极表态协助解决问题值得肯定,但依照法律与公司治理逻辑,日常运营及员工管理相关责任仍应归属于公司管理层。从劳动法的角度看,要求股东为员工的离职赔偿负责并非合理常态,公司作为劳动合同的签约主体,有义务履行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而员工的权益保护应该通过公司管理层来解决。

0 阅读:50
周兆成律师

周兆成律师

错换人生案代理律师。一个有温度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