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是619年,窦建德攻克黎阳,俘虏了李渊的亲妹妹同安公主。虽然当了俘虏,但窦建德并没有虐俘行为,而是待以客礼。 公元619年,战火再次席卷黎阳大地。窦建德率领数万大军兵临城下,原本只是路过,并无攻城之意,谁知途中竟遭人偷袭。窦建德心生怒火,当即下令:"拿下黎阳,以绝后患!" 黎阳守将李世绩虽然兵力单薄,但仍带领万余将士死守城池。城内军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誓与城共存亡。然而,窦建德部将众,兵强马壮,黎阳危在旦夕。 经过一番激战,城墙终被攻破。守军寡不敌众,李世绩只得带领残兵突围而出。而李渊的亲妹妹同安公主,与其堂弟李神通,却双双落入窦建德之手。 得知俘获了唐朝皇帝李渊的至亲,窦建德并未因战胜而得意忘形。他深知这二人对自己日后的价值,遂吩咐手下:"好生伺候公主,不可怠慢。"窦建德希望能以此为筹码,与李渊周旋。 消息传到唐都长安,李渊闻讯大惊。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视为掌上明珠的妹妹,竟沦为俘虏。"传旨李世民,速派兵马,营救公主!"李渊急令道。 然而此时,李世民正率大军与刘武周激战正酣。"陛下恕罪,末将用兵之际,实难分兵。"李世民只得回复。眼下对付刘武周已是当务之急,再分兵力恐怕会两头落空。 李渊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他只得派使者前往窦建德处,要求放回公主。"公主乃国之贵人,还请将军开恩放人。唐朝愿奉上金银财宝,以表诚意。"使者如是说。 窦建德虽收下财物,却并未应允。他心里清楚,同安公主是自己手中的一张王牌,岂能轻易放手?于是窦建德只是客气地回应:"公主在此,我自会好生照顾,请陛下放心。" 就这样,同安公主在窦建德军中度日如年。虽然未受虐待,但离乡背井,朝不保夕,公主的内心早已伤痕累累。她日日盼望着重返唐朝,与亲人团聚。然而,窦建德始终不肯松口。 转眼间,同安公主被俘已近十月。李渊对妹妹的思念之情与日俱增,对窦建德的恨意也与日俱增。他暗自发誓,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时间飞逝,转眼同安公主已在窦建德军中度过了近十个月。就在李渊为妹妹的处境焦虑不已之时,战局却发生了变化。窦建德决定倾尽全力,与宿敌王世充在洛阳一决雌雄。 然而,窦建德心中却有一隐忧。他深知李渊对自己俘虏公主一事恨之入骨,若唐军乘虚而入,攻其不备,后果不堪设想。权衡利弊之下,窦建德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主动放了同安公主。 消息传开,窦建德的部下们大惑不解。一名将领上前问道:"将军,您好不容易得来的人质,为何要白白放回?这于我军大为不利啊。"窦建德淡然一笑,解释道:"与王世充一战在即,我军自需全力应对。若能换得李渊暂时按兵不动,何乐而不为?" 李渊得知消息,起初也将信将疑。他实在想不通,为何窦建德会无缘无故放了筹码。直到派去的使者回禀前因后果,李渊才恍然大悟。原来窦建德是想暂时喘息,集中火力对付王世充。 尽管心中不快,但眼下李渊也顾不得计较。他只盼望早日见到阔别已久的妹妹。很快,同安公主便在一众唐军将士的护送下,踏上了回长安的路。途中,公主听闻兄长差人前来接应,心中喜忧参半。喜的是终于可以摆脱窦建德的掌控,忧的是不知兄长是否会因自己曾为俘虏而不快。 然而,当久别重逢的那一刻终于来临,李渊却已泣不成声。他紧紧拥抱着妹妹,仿佛要将这十月的思念倾诉殆尽。同安公主也禁不住泪流满面。尽管身在敌营,但兄长的情谊却是她苦难岁月里最大的慰藉。 但李渊心中的怒火,却并未因妹妹平安归来而有丝毫消减。他发誓,若有朝一日窦建德落入唐军之手,定要亲手将他碎尸万段,以解心头之恨。 果不其然,窦建德虽然一时得计,却终究难敌唐军锐气。在与李世民的一场大战中,他终于兵败被擒。面对落网的仇人,李世民却出人意料地萌生招安之心。他上奏李渊道:"窦建德控制河北多年,若斩杀于他,恐激起民变。不如网开一面,招安了事。" 李渊闻言勃然大怒,斥责道:"窦建德劫持公主,令我颜面扫地。若不诛之,如何平我心中之愤?"李世民虽再三劝说,李渊却始终不为所动。 最终,李世民只得奉旨,将窦建德押赴长安。而早在窦建德抵达之前,李渊便已下令,要将他斩首示众。就这样,窦建德结束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而李世民的预言也不幸成真——河北降将闻讯纷纷反叛,唐朝统治再次受到动摇。
公元是619年,窦建德攻克黎阳,俘虏了李渊的亲妹妹同安公主。虽然当了俘虏,但窦建
自由的百灵鸟
2024-12-13 18:34:26
1
阅读: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