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个拾荒老人被偷了1.8万元,迫于无奈,他只能去派出所报案,不曾想报警后,反而暴露自己隐藏了76年的身份。 一位拾荒老人,攒了一辈子的积蓄,打算为病重的老伴治病,却在一天发现钱被偷了!这位老人走进派出所报警后,不仅找回了丢失的钱,还揭开了一段隐藏了76年的历史。 2014年,河南滑县的齐寨村,92岁的齐修体拖着步履蹒跚的身体来到派出所。他声音颤抖地对民警说:“同志,我的钱被偷了,那是我和老伴的救命钱啊!” 齐修体的老伴任秀英,因胃癌晚期卧病在床,这笔1.8万元积蓄是两人多年拾荒攒下的救命钱。 听到老人的讲述,民警立刻登记信息。然而,当核实身份时,一本陈旧的退伍证让所有人肃然起敬:眼前这个老人,竟然是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英雄! 时间倒回到1938年,16岁的齐修体,怀着驱逐日寇的热血,毅然加入国民革命军195师。然而,训练还未结束,他便随部队赶往河南黄集驻守,与日军第14师团展开激战。 这是一场惨烈的战斗。日军的飞机、大炮和坦克密集轰炸,战士们的血肉之躯挡不住敌人的炮火。 齐修体的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倒下,但他毫不退缩。他装作中枪倒地,趁着硝烟爬向敌人的坦克,将手榴弹丢了进去。 然而,一声巨响后,他的世界一片空白。齐修体被炮弹震晕,埋在尸体堆中,直到连长邢志化冒着生命危险将他救出。 回忆起这段经历,齐修体总是说:“那时我们年轻,哪知道什么叫害怕!” 抗战胜利后,齐修体选择退伍回乡。但战争的伤痕却没有远去。 他的胳膊和大腿因为战伤留下残疾,让他难以从事重体力劳动。虽然曾在鹤壁交通局找到一份工作,但身体不堪重负,不久后便辞职。 为了维持生计,他和家人背井离乡,来到山西开荒种地、拾破烂。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他们才回到滑县老家。 可是那时,两人已丧失劳动能力,靠租出责任田换取少量口粮度日,生活清苦至极。 30多岁时,齐修体才娶了比他小10岁的任秀英。任秀英并不在意齐修体的残疾,两人生活虽贫困却相互扶持。 日复一日,他们拾荒为生,用微薄的收入抚养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当妻子患病时,齐修体省吃俭用,攒下了1.8万元,只为能让老伴多活一段时间。 谁能想到,这笔救命钱竟被偷走!失望、痛苦涌上心头,但他依然选择报警,因为对他来说,老伴的命比什么都重要。 得知齐修体的身份,当地政府迅速行动。他们为老人修缮房屋,办理低保,还将他的妻子送往医院治疗。齐修体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感动了无数人。 爱心人士的捐款,让他感受到久违的温暖。那笔被偷的积蓄虽然没有找回,但好心人捐赠的善款填补了遗憾。 有人问齐修体:“为什么这么多年都不说自己是抗战老兵?”老人微微一笑,说:“我是国民党的士兵,当时只想给国家省事,怕说出来别人看不起。” 但实际上,他的经历让人肃然起敬。在滑县牛屯村,他曾与战友击毙多名日军,救下被追赶的村妇。 在江苏、开封的多场战斗中,他用血与命捍卫着民族尊严。他是名副其实的英雄! 齐修体的故事,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传奇,更是那一代抗战老兵的缩影。 在战场上,他们舍生忘死;在和平年代,他们却选择默默无闻。他们的牺牲成就了我们的今天,而他们的精神值得被铭记。 在民族大义面前,历史不应有偏见。正如齐修体所证明的,英雄的贡献不分党派,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只要是为了国家独立与民族尊严而战,他们都值得尊敬。 今天,齐修体老人已不再为温饱而发愁。政府和社会的援助,让他能够安心陪伴老伴度过晚年。 而他的故事,也成为一段生动的历史教材,提醒着人们铭记那段烽火岁月。 齐修体,也许只是千千万万抗战老兵中的一员。但他的名字,他的故事,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不是一个拾荒老人,他是一位民族英雄!
河南一个拾荒老人被偷了1.8万元,迫于无奈,他只能去派出所报案,不曾想报警后,反
怀瑶看娱乐
2024-12-12 19:26: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