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差不多90%的抽动症啊,都是肝脏出了毛病,肝气在身体里堵住了,不通畅

儿科叶冬兰 2024-12-10 22:06:59

大部分,差不多 90% 的抽动症啊,都是肝脏出了毛病,肝气在身体里堵住了,不通畅。 那为啥要把抽动症怪到肝头上呢? 以前的中医们琢磨出来,肝这个脏器呢,它管着筋,还藏着血,和人的情绪、气血津液的疏泄都有关系。就是说,肝脏就像个调度员,把身体里的气血津液送到身体各个需要的地方。 要是肝阴和肝血不够了,筋脉得不到足够的滋养,就会抽抽巴巴的,这样就有了抽动的情况。 还有啊,肝和人的情绪有关,如果肝有问题,人就很难安静下来,情绪不好。 所以得抽动症的孩子常常特别好动,没法集中注意力,上课也不专心,脾气还特别大。 这些情况在好几千年前的中医理论里就都提到过了。 既然是这样,只要碰到抽动症,就得治肝。 肝就像风木一样,它本身属阴,但功能是阳的,主要藏血和疏泄,喜欢顺畅条达。 它在声音上表现为呼喊,在变化上体现为握拳。肝阴很容易不足,肝阳又容易往上跑。一旦肝阳太亢盛了,身体里就会生出内风。 风的特点就是好动、变化快,所以就能看到孩子眨眼、耸肩、摇头、皱眉、肢体抽动这些因为内风引起的症状。 治疗的时候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要把风去掉,把痰化掉,让亢盛的肝阳潜下去,把风止住。用一些能进入肝经的药,像贝壳类、昆虫类这些动物药和矿物药,让它们起到止住抽动、让情绪稳定、安神的作用,这样就能让眨眼、发出怪声、情绪不稳定、抽动这些毛病减轻些。 第二个阶段呢,要慢慢调理肝脏,让脾也健康起来,用强壮脾胃的办法来控制肝。让脾胃的气充足,因为脾胃好了,肝就能正常疏泄了。好多药一起用,让肝变得柔和,能养肝。这样就能达到止住抽动、惊厥、痉挛,还能止住拉肚子的效果。 第三个阶段,要滋补肾水来涵养肝木,让身体的阴阳平衡。对身体比较好、没什么大毛病的孩子,就把多余的去掉;对身体有点弱、有不足的孩子,就把缺少的补上,让人体的阴阳能恢复到差不多平衡的状态,免疫力也能提高,这样就能从根本上把病治好,还不容易复发。

0 阅读:2
儿科叶冬兰

儿科叶冬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