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童”田晓菲,13岁被北大破格录取,出国留学后,28岁嫁给53岁美国老师,婚后竟立刻更改为美国国籍! 田晓菲的童年,浸润在文学的海洋里。父母都是文字工作者,家里的书柜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等待她去探索。 4岁她就提笔写诗,7岁时她的作品就登上了报纸,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不可思议的成就。10岁,她已经出版了五本诗集,这个数字足以让很多成年作家汗颜。 1984年,年仅13岁的她被北大中文系破格录取。在那个年代,这绝对是爆炸性的新闻。北大,是多少人心中的圣地,而她,如此年轻就登上了这座学术高峰。 北大的校园生活,对田晓菲来说,是一场华丽的冒险。她在这里汲取知识,也在这里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比如诗人海子。 大三那年,她写下了《十三岁的际遇》,这篇散文深情地描绘了北大的校园生活,也表达了她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后来,这篇作品被选入了中学语文教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直到1989年,海子卧轨自杀,这个消息对田晓菲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海子不仅是她的朋友,更是她的精神导师,他的离开让田晓菲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迷茫。 1991年,20岁的田晓菲选择远赴美国留学。或许是为了疗伤,或许是为了追寻新的梦想。短短两年时间,她就完成了硕士学业。之后,她进入哈佛大学攻读比较文学博士学位。 在哈佛,她遇到了宇文所安(StephenOwen),一位在中国文学领域享有盛誉的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比田晓菲年长25岁,但年龄的差距并没有阻碍他们之间的交流。 在学术的碰撞中,他们产生了共鸣,也逐渐发展出了爱情。 1999年,28岁的田晓菲嫁给了53岁的宇文所安,并更改了国籍。这个消息在国内引发了轩然大波。有人指责她背叛祖国,有人质疑她利用婚姻谋取私利,各种声音不绝于耳。 面对外界的质疑,田晓菲选择了沉默。她没有解释,也没有辩解,而是用行动证明自己。 她专注于学术研究,出版了《影子与水文:秋水堂自选集》等著作,这些作品展现了她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国籍的改变,始终是围绕田晓菲的一个争议话题。有人认为,她加入美国国籍,就等于背叛了祖国。也有人认为,国籍只是一个身份标识,不应该成为评判一个人的标准。 对此你怎么看?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田晓菲
中国“神童”田晓菲,13岁被北大破格录取,出国留学后,28岁嫁给53岁美国老师,
漫悠芸端的事儿
2024-12-10 21:59:0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