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冬天怎么取暖?平时用什么刷牙?
超时空编辑
2024-12-10 17:28:12
[害羞R]古人冬天怎么取暖?
距今六七十万年:古人最早的取暖办法是点篝火,弄一堆柴火,点燃就行。
石器时代:半坡人居住的房屋内,地面中间会挖个小坑,这就是篝火的升级版——火塘。
秦汉时期:出现了火墙,最早是宫廷里用的,火墙内部是中空的,从里面把墙烧热,这样屋子就暖和了。
火墙的衍生品就是东北的火炕,“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
还有地炉,大型的地炉会在房屋外墙设置一个大的火坑,然后在室内地下铺设烟道,连接室外的火坑,在火坑里烧火,室内地面就会热起来。
[哇R]古人吃火锅吗?
如果将火锅理解为“用锅烧火涮食物吃”的话,那中国火锅的历史就非常悠久了。
先秦时期:我国就用鼎来煮食物了,也许应该叫火鼎。
汉代,还出现了内部分格子的鼎,有点像今天的九宫格。但这个时期更像是煮食物而不是即涮即吃。
宋代:开始用锅涮肉吃了,但涮的不是牛羊肉,而是腌制好的兔肉。
元:真正奠定今天涮肉火锅的是蒙古人,蒙古族人好吃羊肉,但在外打仗炖羊肉很麻烦,他们就把肉切薄,在沸水里涮一下即熟。
[飞吻R]古人刷牙吗?
中国人自古就重视牙齿的整洁和美观。
漱口水:古人最常用的是盐水,盐有杀菌消炎的作用,还能预防牙周疾病和牙龈出血。
隋唐时期:刷牙开始在中国出现,那时的刷牙方式叫“揩齿法”,将杨柳枝的一头用牙齿咬软,再蘸上少许药粉,用来刷牙。
宋代:出现了真正的牙刷,叫做“刷牙子”,最初的牙刷多是用马尾毛(也用猪毛代替)制作,一寸多长,置于牛角之上,形状和现代的牙刷类似。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