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在西藏穿越羌塘无人区时碰到一位七旬老人,骑着很酷的摩托车,全副武装,花白

第一人称讲地理 2024-12-07 02:09:30

今年夏天在西藏穿越羌塘无人区时碰到一位七旬老人,骑着很酷的摩托车,全副武装,花白头发飘逸,很是佩服。 我们初次见面是在尼玛县,我用无人机拍摄317国道旁的“大地之树”,他凑过来观看,他赞赏我拍摄的作品好,我佩服他的勇气! 第二次是在改则县,我们在办理通行证的时候再次遇见,于是到当地一家回族饭馆吃饭聊天。 老人原是内蒙古大兴安岭的一名林业工人,退休后开始摩旅,十年间骑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而我还有黑龙江、吉林、天津、湖南、江西没有去过。 聊天中老人给我讲了两点记忆尤深: 一是他说宁可把不多的退休工资花在旅行中,也不花在医院里! 二是他说(高纬度)的森林防火唯一的办法是经常放火。乍一听,很是惊讶,这不矛盾吗?等到他说完,我觉得很有道理,不过我用我的地理知识前面加了一个高纬度,不知中低纬度的森林是否也符合这样的规律? 他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1.原始森林里有很多的枯枝落叶,这些都是燃料,而且纬度高,气温低,寒温带的针叶林中的枯枝落叶很难被微生物分解,没有分解,生态系统就不能循环,这时候就必须定期放火,加速它的正常循环,另一方面枯枝落叶越堆越厚,隐患很大。 2.原始森林中的枯枝落叶越堆越厚,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树木落下的种子就只能落在厚厚的落叶堆上,不能扎根,这也会让整个森林慢慢死掉,不利于森林的更新发育。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温克族常说这样一句话:“火是好的,老是森林老不着火,野生动物就跑掉了。”问及原因,答曰枯枝落叶不烧掉,就没有绿草,动物就没有吃的。 我问森林里烧枯枝落叶,不会把树烧死吗?他说大树烧不死,但是灌木地上部分会被烧掉,但根部烧不死,而且烧完的草木灰会为大树提供营养,这样大树才能茁壮成长。 虽然老人说的有道理,但是森林防火是很严格的,对老人说的用防火的办法来防火,还是将信将疑,会有这样的措施吗?我上网搜索了很多资料,老人的说法不假: 老人说的这种方法叫做“黑色防火工程”,也叫“计划烧除”,书面的解释是“在适宜的林分、适宜的时间、适宜的地形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下,采用适当的方式,以低强度火烧除林缘、林内部分可燃物,减少可燃物载量,降低森林火险,从而达到和避免森林火灾发生及阻止林火蔓延目的”,而且是减少森林火灾的一种多快好省的办法,其目的就像老人说的它以计划烧除来替代森林火灾,转被动防火为主动预防。 还有就是这种办法很显然我国的鄂温克族就懂得这个道理,国外20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率先开始使用,我国在50年代也用,到现在为止黑龙江和云南开展时间较长,规模较大。 同时也看到,现代用生物科技来消除枯枝落叶,这和我起初的判断是一致的,那就是在中低纬度,利用不同生物的混生或引进真菌、微生物可以促进枯枝落叶的分解,一方面可以减少可燃物的积累,另一方面也可改善土壤。一些地方做的也很好,达到生态和经济双赢:在林地喷施菌种,可产生大量的木耳、蘑菇,这些菌类可分解大量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低可燃物的燃烧性,也可利用生物工程培育或筛选能快速分解可燃物的微生物和活性酶类,施放林地,使杂草很快转为肥料。

0 阅读:1
第一人称讲地理

第一人称讲地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