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科学起来” ——读书打卡(10) 【读书打卡20241206】《活在课堂里》(李政涛) 学习结束后,怀着神圣的敬仰与膜拜,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回到西昌市(还没搞清楚西昌与冕宁的从属关系),约三五学员好友,小酌邛海之滨,推杯换盏,快意恩仇……回到住地,同室白哥已“醉卧沙场”,我冲洗事毕,开始醉读今夜书——虽了无牵挂,却万般惆怅——“惆怅”,初中考试多次却是最难忘的不懂的词语。 也罢。 其实,在昨天的听课中,省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崔勇老师讲到了他敬佩的当下的教育大咖里,就有李政涛教授。彼时,李教授的《活在课堂里》正摆在我的课桌上,我阅读着第138页“卓越且平等的芬兰课堂”——我一直都欣赏并认真在践行——芬兰是我理想教育的王国和生活向往的“阿勒泰”——没有之最—,中途还接了个马在烈书记探讨读书的电话。 崔主任授课结束后,又紧接着召开了“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召开全省39个欠发达县师训管理干部座谈会”,我作为欠发达县代表第一个发言,汇报了项目推进工作和希望解决的问题。崔主任给予了肯定,下午公众号就把简报发出来了(-E4xK_XEooe91tsUZ7oA),然后省教师发展中心又下发了《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关于开展全省教师发展机构建设及教师培训需求专项调研的通知》,感叹工作效率之高和务实作风。 这个时候已经是午夜时分,我泡上一杯浓茶,依靠在床沿,为那份承诺,完成读书打卡——“让课堂科学起来” 。这是一个理性的章节,我顽强(之前用的是“坚强”一词)地阅读着——虽然意思早已懂得,身旁的白哥同学已经有些醉意,进入了通俗意义上的梦乡。 繁花种种,我觉得不必太过赘述,“科学的课堂”和“科学课堂”,然也。知也甚也。 “科学的课堂”的路径、规律和实证,就像今天的听课一样,一如李江源教授的返璞归真,无招胜有招——我喜欢的专家——虽然经常被纠正,或是魏勇刚教授的鞭辟入里,规则的标杆——难以企及。其实,你我都心知肚明,谁不懂了呢,不在乎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别给我说那些…… 一线教师在短兵相接的需求里,最看中的莫过于教学方法了(开始引用原文):一是从外推转向内生,致力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包括主动认知探究、主动协作交流、主动运用转化。二是从对立走向互动,改变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以教为中心与以学为中心的对立,走向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多元、全程的互动,真正让课堂变成动态生成和交互生成的课堂。三是从“大致”转向“精准”,“精准” 是科学化的典型标志。它致力于改变以往教学方法的模糊性或含糊性,转而通过数据化或量化的方式,走向精准和精确。四是从割裂走向融合,表现为不同教学方法,包括不同学科教学方法的融合、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的割裂等。我努力地揣摩着,理解着,明白着…… 最后,科学的课堂似乎又回到了原点:提出假设——实施实验——进行验证。这是我第一次做课题就被教育要接受的理论,即使历经驳斥与重复,还是被证实为颠扑不破的真理样。 之后,又追了两集更新的李庚希的《不讨好勇气》第22、23集——纯粹被金鸡奖忽悠了。 香烟6根不清静——嘴里还有一根。礼毕,到第172页。这就是读书,亦或者说是阅读。我还在怀念我的青春我的梦——琼瑶妈妈。
“让课堂科学起来”——读书打卡(10) 【读书打卡20241206】《活在课
师道研习吖
2024-12-07 00:43:4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