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美国人说中国食物里面有味精吃后不舒服? “中餐综合症”这个词,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歧视色彩。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一些西方人在吃完中餐后声称身体不适,便将其归咎于中餐中使用的味精。然而,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广泛存在于各种天然食物中。西红柿、奶酪、蘑菇,都含有丰富的谷氨酸。 一个英国社会实验更能说明问题。实验中,参与者开心地吃着零食,却在得知零食中含有味精后,纷纷表示头晕、胸闷,甚至想吐。这恰恰暴露了人们对味精的偏见:这些不适并非来自真实的生理反应,而是来自心理暗示。 更令人震惊的是,美国人均味精摄入量远超中国。美国快餐食品中,像汉堡、薯条、披萨等,其中几乎都添加了大量的味精。如此看来,“中餐综合症”的说法,像是一个笑话,但更多的是西方人对中国的一种歧视。
为什么有美国人说中国食物里面有味精吃后不舒服? “中餐综合症”这个词,本身就
鸿鹄浮歌事
2024-12-06 14:14:3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