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夜星河》大结局真相:妙妙子期人格分析
从波评影剧综
2024-12-04 19:55:01
妙妙在接受任务之初,显示自己在慕声的心中好感度为负数。其实这个好感度也代表了慕声的认知变化。
少年浮舟根本不相信人与人可以站在一起,互相爱着,同时互相理解,他是在对自己最愤怒最绝望的时候,写下的这本小说。
所以,在这个故事里,所有人彼此害怕,彼此隐瞒藏起真心,直到走向分崩离析。慕声最开始好感度之所以是负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根本不相信人与人之间是可以信任和取暖。
放花灯是让有情人一起放,妙妙提出四个人上台一起放花灯,慕声的第一反应是,规定有情人上去一起放,四个人上去算什么?妙妙说,我们是朋友啊。
你看,妙妙的一句话,便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但是,在慕声心里,他无人可信,就连最相信的姐姐慕瑶,也做不到百分百。他对姐姐也隐瞒很多东西,害怕姐姐不接受他的半妖身世。
你看,慕声放眼整个世界,没有让他完全信任的人,与其说是对妙妙没有好感度,不如说他自身没有安全感。
而且他也讨厌自己,不能接受自己的半妖身世。这一点也是现实中浮舟的投射。
浮舟不喜欢生病的自己,认为自己是带来灾难之人,他越讨厌自己,越无法生出爱的能力。
在《捉妖》世界里,可以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是慕声和慕瑶还有柳拂衣,另一类是妙妙、小侯爷赵若失和端阳帝姬。
吹起的泡泡落在妙妙的发丝上,凝结成水珠顺着发丝落下,慕声看到便上手去接那个水珠。妙妙看着慕声伸到脸旁的手,不明所以。
她以为慕声是想抚摸她的脸却犹豫了,便将脸主动凑过去,靠在慕声的手上。肢体的接触,让慕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暖意,这是实实在在地触碰。
妙妙的主动,化解了慕声心中的防御,原来人和人之间可以如此亲密。
在妙妙和慕声的互动里,尤其是前期妙妙努力攻略慕声的时候,这种主动靠近,是化解慕声心中猜忌的最有效方法。
其实,在妙妙戴上木镯表示喜欢赵若失的时候,可以看到慕声的性格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会主动去争取,一遍又一遍确认,妙妙不喜欢他的原因。如果是过去,慕声会直接一走了之。
慕瑶是清冷大师姐,很飒,但很多时候,她也是退缩型人格或者说是回避型、防御型人格。柳拂衣也是有一些退缩型人格的,他的表现比较含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