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问题来了

张邈聊影剧综 2024-11-29 16:54:15
再见爱人4 舆论场像一档“婚恋中的无形谋杀故事” 节目播的是婚姻、是爱不爱 大家谈的是价值善恶、是对不对 . [星R][星R][星R] 一派人无法忍受麦琳,认为她将她个体的“恶”隐藏在群体光环之下,以爱之名、行压迫之实 另一派人认定“麦琳是被逼疯的”,认定她是结构性压迫的受害者 . [氛围感R][氛围感R][氛围感R] 几派观点截然不同、争锋相对,但相同的是,双方都认定有有形或无形魔鬼,在剥夺、异化、伤害伴侣 与其说这是以婚恋观观婚恋,不如说是以善恶观观“本格谋杀案”(比喻的、情感意义上的) . [电影R][电影R][电影R] 【还有一波人站在“人文关怀”立场上,声称这是节目组“剪辑学”对“素人”麦琳的霸权。虽则出发维度不同,但同样是价值对错判断,将节目组设定为“无新闻传播伦理”的“恶”之对象。】 . [氛围感R][氛围感R][氛围感R] 很显然熏鸡事变出圈,无关婚姻,而是关于做法对错的价值判断 第一集杨子上线引发全网吐槽,关于他的讨论就很难只停留在婚姻观,他整个人都让人觉得挺有问题 . [星R][星R][星R] 《再见爱人》出圈,核心猛药或许就在于生猛提供了多个“活人审判样本” 但婚恋模式和“善恶价值”模式的最大不同,是后者需要对应审判结果 大家时常开玩笑“审判xx剧审判xx的表演”,那不是真审判,而在《再见爱人》的舆论场中,审判,无限接近道德言语上的“真审判” . [氛围感R][氛围感R][氛围感R] 可是,归根结底这依旧是一档离婚综艺,不论是离是和(大家应该也都心知肚明他们根本不会离吧),结果都依旧只是个人的情感选择,很难对标群体性的道德审判 . [电影R][电影R][电影R] 比如第七期就很明显,这两口子又拥抱满口“恶心”情话,仿佛中途的四五六集都是观众想象出的幻觉(当然两派观点都可以继续认为麦琳或李行亮是斯德哥尔摩受害者) . [氛围感R][氛围感R][氛围感R] 你看,《再见爱人》注定只能以情感模式做结,而道德情绪的闸口已经如此汹涌,那是“离合与否”的小窄门难以承载的 .

0 阅读:8

评论列表

凡俗

凡俗

1
2024-11-29 18:37

一看就知道是麦麦打压欺负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