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壤已经可以制水,那距离在月球上种菜还有多远? “月球种菜”,不少人脑洞大开,畅想着在月球上建农场,吃着太空蔬菜的场景。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月球上种菜,远比在地球上开垦荒地复杂得多。这不仅仅是把种子撒在月壤上那么简单,而是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月球基地生命保障系统(BLSS)。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样本,发现月壤中的一种矿物——钛铁矿,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从而生成水。实验数据表明,月壤的产水率可达5.1%到7.6%。其中一个设想是利用凹面镜或菲涅尔透镜聚焦太阳光,加热月壤,从而释放出水蒸气,再将水蒸气收集冷凝,制成“月球矿泉水”。 除了制水,月壤还能被改造成植物的栽培基质。目前,主要有两种改良方法:一种是添加工业凝胶;另一种是利用3D打印技术,将月壤制成更大颗粒的基质。但是持续性太差了,不符合可持续性发展。 月球农业并非一蹴而就。在地球上开垦荒地,建立成熟的生态系统和农业体系,都需要漫长的时间。在月球上,这个过程可能会更加漫长和复杂。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在月球上种菜,吃上新鲜的太空蔬菜,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月壤已经可以制水,那距离在月球上种菜还有多远? “月球种菜”,不少人脑洞大开,
鸿鹄浮歌事
2024-11-28 18:19: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