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不识字的阿包写书的故事有感 阿包,本名叫李玉春,1968年出生在贵州黔

农夫傅说社会中 2024-11-27 15:39:06

一个关于不识字的阿包写书的故事有感 阿包,本名叫李玉春,1968年出生在贵州黔东南的雷山县固鲁村,母亲在她8岁时去世,继母带来了四个孩子。人口多、收入少,阿包想读书的想法终究没办法实现,读书便只读到二年级。 16岁进城打工、靠卖菜为生,到后来20岁的阿包嫁给了大自己18岁、离过婚的煤矿工人老赵。老赵有两个女儿,阿包与老赵也生了两个女儿,加上老赵的母亲,一家六口人一起艰难的生活。 27岁那年,阿包到贵阳人才市场找工作,却意外被人拐卖到河北的一个农村。后来阿包的努力下终于逃离了河北农村,经北京被收容最后回到老赵和孩子的身边。此后,阿包一边在妇幼保健院当护工,一边给20多户人家打扫卫生,每天早出晚归能挣2000多元钱一个月。 没料想,老赵后来因为肝癌不治,不久后去世。 由于机缘巧合,阿包曾经在现在的丈夫潘哥(潘年英)做过2年保姆,碰巧潘哥家庭后来生变,最后阿包才有了比她大五岁的老公潘哥。潘哥是一位大学教授,曾就职于湖南科技大学教现当代文学,后来也教人类学和摄影。也正是在潘哥的全力支持和帮助下,阿包才实现了写《阿包》的心愿。 说到写书的目的,阿包坦陈初衷是为了告诉两个女儿包括自己被拐卖在内的前前后后的全部经历,希望她们能知道她自己坎坷的经历、能珍惜美好的生活,让她们好好生活、不再重蹈覆辙。最后,只读了两年小学的阿包,先是通过手机语音转文字功能,先对着手机以语音输入、后在手机上以文字形式输出,再一个字一个字誊抄下来。抄完后继续语音输入,再文字输出、再誊抄…… “她从农村进入城市后的那种努力和挣扎,以及所面临的种种生活困境和出路,一点也不亚于一部严肃的人类学田野志的书写。”这是阿包丈夫潘哥对阿包坎坷经历的看法。 -ujhiS8OguHh80a8HulniSf3laSUi_ax2uKw0qqSB%22%7D

0 阅读:0
农夫傅说社会中

农夫傅说社会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