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后养生,一定牢记"三要三不要"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又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此时草木开始凋零,蛰虫伏藏,大家应如何养生呢?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呢?养生牢记"三要三不要"。
一、要清火
由于冬季穿衣厚实,屋内干燥温热,再加上冬季多吃火锅、麻辣烫等辛热的饮食,很容易导致体内火气积郁而"上火"
常言道,"冬吃萝卜夏吃姜"小雪时节,可以多吃些白萝卜,清火降气消除内热,缓解上火症状。
二、要温补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 无病痛冬季天气寒冷,需要补益身体,帮助人体积蓄能量。
此时应适当吃些温补性食物,如羊肉、牛肉、腰果、枸杞、茨实、山药、栗子、黑芝麻、黑豆等。
三、要养肝
冬季人体气血潜藏于内脏,养生重在"藏"冬季养肝要侧重精神、体力和身体储备
饮食上建议吃些鸡肉、核桃等温热的食物。精神调养方面,要宁神定志,避免紧张、激动、焦虑、抑郁。
四、不要受寒
小雪过后,气温容易频繁骤降。如果防寒保暖不够,人体就会感受寒邪,导致风寒感冒,甚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
冬季穿衣需要注意保暖尽量不要露肚脐、露脚腕。以防感冒、耗伤阳民。
五、不要熬夜
由于冬季人体阳气偏弱,夜间难以抵挡寒邪入侵,更应注重早睡晚起,用充足的睡眠保证肝血和阴液的闭藏,为春天的阳气生发储备物质基础。
冬季应保持充足的睡眠遵循生物钟规律,最佳的睡眠时间是晚上22点左右。
六、不要怠惰
入冬后,人体代谢变缓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可通过各种运动来锻炼身体。
冬季运动不宜太剧烈,微微出汗为宜,以免伤气血。运动最好安排在日出后或下午,避免运动出汗及出汗后脱衣,以免感受寒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