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一件旧袈裟拍卖却无人问津,一男子觉得袈裟价值不菲,花9万买下,回家后发

苹果谈历史 2024-11-25 18:31:02

2005年一件旧袈裟拍卖却无人问津,一男子觉得袈裟价值不菲,花9万买下,回家后发现袈裟内有隔层,剪开一看,竟装着一块旧被子,没想到这块旧被子几经转手,最终以1.3亿的天价售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5年的北京文久拍卖行,气氛异常冷清,一件破旧不堪的袈裟被摆上拍卖台,黯淡无光,残破不堪,在场的藏家们纷纷摇头,对这块“破布”嗤之以鼻。   9万的起拍价,无人问津,最终流拍,这件袈裟,似乎注定要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然而命运的齿轮却悄悄转动,一个名叫秦先生的收藏家,即将改写这件袈裟的命运。   秦先生是一位资深古董爱好者,经常流连于各大古玩市场和拍卖会,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他并非腰缠万贯,却对古董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   在拍卖会现场,他一眼就注意到了这件被众人忽视的“破袈裟”,不同于其他人的轻蔑,秦先生敏锐地捕捉到袈裟上隐隐约约的花纹和文字,直觉告诉他,这件袈裟绝非凡品。   回家后他反复思考,内心挣扎,9万元对于当时的秦先生来说,几乎是全部积蓄,这无疑是一场豪赌,赌赢了,或许能一夜暴富,赌输了,可能倾家荡产。   最终对古董的热爱和直觉的判断战胜了理智,他决定放手一搏,第二天,他东拼西凑了9万元,毅然决然地买下了这件袈裟,拍卖行的工作人员都感到不可思议,用诧异的眼光看着他,仿佛在看一个疯子。   然而秦先生对周围的质疑充耳不闻,他坚信自己的判断,并立即联系了文物专家进行鉴定,第一位专家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认为这件袈裟根本不值钱,劝他尽快脱手,以免贬值,这无疑给秦先生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但他并没有放弃,转而找到了另一位文物局的专家。   第二位专家的鉴定结果,彻底改变了这件袈裟的命运,经过仔细研究,专家发现这件袈裟并非普通的布料,而是一件用金线缝制的精细缂丝被!随着外层破布的去除,缂丝被的真容逐渐显露,雍容华贵,精致异常,舍利塔上的装饰清晰可见。   这件缂丝被,究竟是什么来头?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张淑芬的鉴定结果,揭开了谜底,这竟然是一块清朝时期达官显贵才能使用的缂丝陀罗尼经被!   上面的文字是金梵文,内容是经文,这种经被通常在皇帝、后妃或王公大臣死后用于随葬,根据官职的不同,装饰也有所区别,而秦先生手中的这件,很可能是皇帝或皇太子随葬之物,也称为“往生被”。   进一步的调查显示,这件缂丝陀罗尼经被很可能来自乾隆墓葬,是当年孙殿英盗墓时流出的文物,由于其貌不扬,远不及金银珠宝引人注目,才得以流落民间,最终被秦先生慧眼识珠。   得到这件珍宝后,秦先生如获至宝,他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缂丝被进行了修复,三年后,这件曾经破旧不堪的袈裟,以焕然一新的面貌重现于世,通体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惊艳全场。   2008年这件缂丝陀罗尼经被再次出现在拍卖会上,这一次它不再是无人问津的“破布”,而是万众瞩目的珍宝。   起拍价6000万元,最终以6550万元的天价成交,加上佣金,总价值高达7205万元!秦先生9万元的豪赌,最终获得了千倍的回报,创造了全球缂丝艺术品拍卖价的纪录!   这件缂丝陀罗尼经被的传奇故事并未就此结束,此后它的价值一路飙升,2013年有传闻称其价值已达1.3亿元,成为收藏界的一段佳话。   秦先生的成功,无疑是文物收藏界的一个奇迹,它展现了文物收藏的巨大机遇,同时也提醒人们,这个领域充满了风险,没有专业的知识和敏锐的判断,很容易血本无归,文物收藏水很深,入坑需谨慎!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信息来源:扬子晚报

0 阅读:3
苹果谈历史

苹果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