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我国一名志愿军战士,为娶一位朝鲜姑娘,选择留在朝鲜,放弃我国国籍。然而当他到了晚年时,却申请数次,想恢复国籍。 信息来源:《朝鲜战场上跨国之恋》——沈殿成(《侨园》) 1951年的一个寒冬,北朝鲜的冰天雪地里,王兴复和他的战友们正冒着炮火的轰鸣修建桥梁。作为解放军工兵团的一员,他深知这些桥梁关乎前线战士的补给和生死。 一声巨响划破长空,桥墩旁的泥土飞溅,王兴复将战友一把推开,自己却被冲击波掀翻,昏迷过去。 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躺在简陋的朝鲜民房中。一位年轻的姑娘正忙碌地为他处理伤口,她是当地的朝鲜姑娘吴玉实。 因为语言不通,两人只能用手势和简单的单词交流。但就是这样拙劣的交流,点燃了他俩之间的情愫。 战争结束后,王兴复和吴玉实的关系愈发深厚。他们在废墟中共同劳作,一起重建破败的村庄。 王兴复深深感受到吴玉实的善良与坚韧,每次看到她忙碌的身影,他心中都会涌起一种莫名的归属感。他渐渐地意识到,自己的心已经在这个异国他乡扎下了根。 然而,部队接到了撤兵回国的命令。 王兴复面临人生中最艰难的抉择:是带着未竟的感情回到祖国,还是留在朝鲜与吴玉实厮守?思虑再三,他决定找到部队领导,提出留下的申请。 “兴复,你要知道,放弃国籍是件大事。”领导语重心长地劝导他。“朝鲜这片土地曾是我们的战场,但你的根在中国。你真的想好了吗?” “报告首长,我已经考虑清楚了。吴玉实是我的妻子,我愿意为她留在这里。”王兴复的语气坚定。 最终,他的申请得到了批准。 从此,王兴复成为朝鲜的一名普通居民。他努力学习朝鲜语,参与村庄的建设,和吴玉实一起过上了相濡以沫的生活。 几年后,他们有了两个孩子。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一家人其乐融融,王兴复内心的遗憾逐渐被幸福冲淡。 每当村子里飘起故乡般的炊烟,或是听到别人提及中国时,王兴复的心中总会涌起深深的思念。 他开始在日记中记录自己的情感:“我的根在中国,但我的家在这里。我只能选择一个,另一个却永远无法割舍。” 时间如水,转眼数十年过去,王兴复的头发花白,吴玉实也渐渐老去。他们的孩子成家立业,而王兴复的身体却日渐衰弱。 躺在榻上时,他常常望着窗外的远山发呆。他知道,那山的另一头便是故乡。 “玉实,我想回中国看看,落叶归根。”一天夜里,王兴复轻声对妻子说。 吴玉实愣住了,但随即点了点头。“兴复,我理解你。无论你去哪,我都会支持你。” 第二天,王兴复带着一封申请信,前往当地的中国使馆。他向工作人员说明了自己的情况,请求恢复中国国籍。工作人员表示理解,但因为手续复杂,他的申请一时难以获批。 申请未果的消息并未击垮王兴复,反而点燃了他对故乡的执念。他一次次填写申请表,托人递交,等待批复。每一次的等待都伴随着身体的日渐衰弱,但他的目光始终坚定。 “兴复,你真的非得回去吗?这里也是家啊。”吴玉实轻声问,眼里满是担忧。 “玉实,我对不起你。”王兴复握住妻子的手,苍老的眼神中满是歉意和决心,“可我这一辈子,总得回去看一眼,才算了无遗憾。” 几年后,一个清晨,王兴复的电话响了。电话那头的声音平静而有力:“王先生,您的国籍恢复申请已获批准,随时可以回国。” 挂断电话后,王兴复握着听筒,老泪纵横。他的梦终于实现了。 几个月后,吴玉实扶着王兴复,登上了前往中国的火车。一路上,窗外的景色不断变化,而王兴复的目光始终投向远方。 抵达家乡的那一刻,他久久地站在村口,望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景象,像个孩子般热泪盈眶。 乡亲们纷纷围过来,感慨这个离乡多年的老战士终于归来。村里的老宅已是断壁残垣,但乡亲们合力将它重新修缮,让他和吴玉实有了一个温暖的住所。 晚年的王兴复过得平静又幸福。他常带着吴玉实散步,向她讲述童年的趣事,回忆年轻时的点滴。他的身体虽然虚弱,但精神却无比满足。 一个秋日的傍晚,王兴复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望着夕阳洒满金色的山坡。他握着吴玉实的手,低声说:“玉实,谢谢你陪我回来。我终于可以心安了。” 吴玉实看着他微笑:“兴复,这里成了我们的家。” 落叶归根,他的灵魂终于找到了栖息之地。
1958年,我国一名志愿军战士,为娶一位朝鲜姑娘,选择留在朝鲜,放弃我国国籍。然
牧童的娱论
2024-11-25 14:39:30
0
阅读: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