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图】
东汉·“吾作”阶段式神人神兽纹镜/湖南博物院藏
(公元25年~220年)
直径13.9厘米,重441克
湖南衡阳县福化公社道子坪出土
方圆之镜-湖南博物院铜镜展
镜缘有铭文:“吾作明镜,幽湅三商,周刻无亟,配像万疆,白(伯)牙奏乐,众神见容,天禽并存,福禄氏从,富贵常至,子孙潘倡,曾年益寿,其师命长。惟此明竟(镜),干出吴郡,张氏元公,千练百斛,刊刻文章,四器并。”
主题纹饰以浮雕手法表现,自上而下分五段排列,列置了各类仙人、神兽,反映了当时人们心目中原始道教的神仙谱系。吴郡指今江苏省苏州市,是当时江南地区的铸镜中心,铸镜师张元为当时有名的匠师之一。
东汉晚期,半圆方枚神人神兽纹镜、人物故事或神人车马画像纹镜、重列(阶段)式神人神兽纹镜等一类新镜型开始流行,并一直延续至南北朝。此类镜采用高浮雕手法装饰,多出土于浙江、湖南、湖北、江苏等长江流域的南方地区。主题纹饰如西王母等神仙、龙虎灵兽等神兽体现了东汉中晚期民众对长寿升仙、驱邪辟凶的诉求,侧面反映了南方地区自远古时期信鬼祀神、巫风盛行至东汉末年终达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