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欧美人几乎有10%的人有天生免疫艾滋病的基因,但是亚洲和非洲人则几乎没有这种基因。为什么基因会"偏爱"欧美人? 上世纪90年代,科学家在一群未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中发现了这一突变。 这些人的CCR5基因缺失了32个核苷酸,使得艾滋病毒无法识别并进入他们的免疫细胞。 CCR5-△32突变相当于把锁芯换了,病毒的钥匙再也打不开这扇门,自然也就无法感染。 目前,全球仅有两例通过移植CCR5-△32供者骨髓而"治愈"艾滋病的案例。 那么,这种超级基因为何独宠欧美人呢? 科学家推测,这可能与14世纪席卷欧洲的黑死病有关。 当时,鼠疫夺去了欧洲1/3人口的生命。在这场残酷的自然选择中,携带CCR5-△32突变的人存活概率更大,基因得以保存并在后代中传播。 不过,CCR5-△32并非完美无缺。研究发现,这一突变可能增加感染流感等其他疾病的风险。 而且,艾滋病毒还有其他进入细胞的"备用锁",单独的CCR5突变并不能赋予百分百免疫。 尽管CCR5-△32人群稀少,骨髓移植的成功率和可复制性也有限,但它为攻克艾滋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科学家发现,欧美人几乎有10%的人有天生免疫艾滋病的基因,但是亚洲和非洲人则几乎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4-11-20 11:53:5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