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区域活动时间,我放下手中繁杂的工作,搬了一把小椅子坐在益智区桌子旁,我的目

孤松谈学习技巧 2024-11-19 00:41:52

今天的区域活动时间,我放下手中繁杂的工作,搬了一把小椅子坐在益智区桌子旁,我的目光落在了两个安静的小姑娘身上。 我静静的看着她们串珠,此刻,我很享受这种感觉。因为可以抛下一切,全身心的投入到孩子天真无邪的世界里,让我收获愉悦和满足。 最近在益智区,老师鼓励孩子们大胆探索有规律地串珠子。我仔细观察到两个小朋友串的珠子,悦儿小朋友正专注并且有序地进行着有规律的串珠。 我充满好奇地问她,“你为什么这么串啊?” 悦儿眼神充满自信的回答我:“我这是有规律的串珠子呢!” 我忍不住表扬她:“串的很漂亮呢!” 而在此时,旁边的念念正全神贯注的拿着珠子一颗接一颗的串着,动作虽然很娴熟,但是没有任何明显规律。于是我怀着引导的心态问她:“你想不想也串一条有规律的漂亮的项链呢?”念念眼神期待的望着我说:“想!” 于是我开始教她,先请她挑了一颗花朵形状的珠子,她又选了一颗五角星形状的珠子,于是我告诉她:“你可以穿一个花朵,一个星星,一个花朵,一个星星,这样就是有规律的了。” 念念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串了一个花朵一个星星后,挑选了一颗三角形形状的珠子,问我:“老师,这个是规律的吗?” 我说:“这个不是啊!串完一颗星星形状后,要再找一个花朵形状,然后再串一颗星星。” 她按照我说的,找完这两颗串好后,接着又选了一个蝴蝶问我:“那这个呢?这个有规律吗?” 就在这一次次的询问中,我终于深刻的意识到,她根本不懂“规律”这个词汇是什么意思。在念念的小脑袋瓜里,或许她单纯的认为,规律就是一颗珠子,对于“规律”的理解是模糊的。 对于这样一件看似寻常的小事,我却突然有了一番深刻的领悟。当孩子在学习或者活动时犯错,或者做的不够好,没有达到我们预设的要求时,我们很容易对孩子进行一番说教,甚至会逐渐失去耐心。然而,我们却没有停下脚步认真反思一下,到底是我们自身的引导出现问题,还是孩子自身的理解能力有限所致。 我们所说的成人世界里的一些话,孩子真的听明白了吗?他们真的能听懂吗? 就像“规律”这个词,对成年人来说,是多么简单的,能够轻松理解的一个词。而对于四五岁的孩子来说,这个词是如此抽象,也许他们根本无法真正领会其中的含义。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知道,一个班的孩子来自20多个截然不同的家庭,每个家庭有着独特的生活习惯,语言风格,以及教育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每个孩子在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距。 那么,就要求我们要有善于观察的眼睛,通过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才能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深入了解他们的发展水平,从而给予他们有效的帮助,真正的助力孩子成长。 因为,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主观上不想把事情做好,也许是他们真的不知道怎样去做好。

0 阅读:0
孤松谈学习技巧

孤松谈学习技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