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后释放利好,又被大肆吹捧为重大利好,是利好不假,但是不是重大利好就未必了,能不

袁绍八点 2024-11-16 16:33:47

盘后释放利好,又被大肆吹捧为重大利好,是利好不假,但是不是重大利好就未必了,能不能让经历了三天大跌的市场起死回生在于每个人理解了。 所谓重大利好就是指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推动市场合理估值,切实提高投资者的回报。但同时禁止上市公司以市值管理为名实施违违规行为。 说实话,关于市值管理的提法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老掉牙了,从加强央国企市值管理到整个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等等,央国企也因为提高市值管理指导思想而有过几波大涨行情,走势明显强于当时整体市场。所以一提到市值管理,难免会有些小兴奋。 所谓市值管理简单的理解就是把上市公司的股价拉上去,之所以把股价拉上去,就是认为当时股价跟上市公司真正的估值不匹配,明显被低估了,所以要把股价拉上去,使市值实现增长,市值与上市公司真实价值相匹配才行。 之前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使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跟市值相得益彰,明明是国际一流的企业,但市值无法与国际一流的企业相匹配。说到底,这并非一些公司被低估的问题,实际上是市场整体估值在下降,只有水涨才能船高,熊市中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在不断下降,大量的企业股价背离价值较大。而牛市市值整体估值又会提高,大量企业被高估。只有形成牛市格局,就不用搞什么市值管理了。 说到底,搞市值管理就是认为股价被低估了,就是把股价拉上去。但我们一直说这个市场存在价值发现功能,资金就是很聪明,短期被低估是有可能,但不可能长期被低估,如果说长期被低估的话,那只能说这个市场是无效市场了,因为长期的价值得不到发现。事实上,我们一般认为破净股就是被低估了,但这个市场有不少个股长期破净,为什么资金不去炒作呢,这恐怕不能简单用“错杀”、“低估”来解释了。 “市值管理14条”征求意见稿发布于9月24日。梳理发现,相较于征求意见稿,此番正式版本具有多项变化,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整体“松绑”。“松绑”内容涉及长期破净公司估值提升计划内容要求;压缩需要在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进行估值提升计划专项说明的公司范围;将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安排由“必做题”调整为“选做题”;对于市场表现明显偏离上市公司价值的,不再强制依规发布股价异动公告等。 从我的理解,“市值管理14条”更加注重市场化了,不再搞什么强制性的东西。真说不出是好还是坏。但我觉得,总是寄希望于大利好,这样的市场没什么前途可言的。

0 阅读:3
袁绍八点

袁绍八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