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澄清很多医生的误区》一,抗核抗体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芸芸聊健康 2024-11-11 18:50:33

《抗核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澄清很多医生的误区》

一,抗核抗体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1997年,美国一项多中心研究发现:一项针对 20-60 岁无症状无体征的健康志愿者的多中心研究,采用间接免疫应该法测抗核抗体(金标准方法):

1:40 的稀释度检测有 31.7% 的血清为阳性,

1:80 的稀释度检测则有 13.3% 的血清为阳性,

1:160 的稀释度则有 5% 的血清为阳性,

1:320 的稀释度则有 3.3% 的血清为阳性

请注意,这里针对的是没有任何症状体征的健康志愿者。而大家知道的是,哪怕世界最容易得SLE的美国非洲裔人群也只有0.4%的患病率。(中国人也相对容易得,患病率约为0.04%到0.07%)

那么, 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绝大多数抗核抗体阳性者不是SLE病人。毕竟 5% VS 0.4%

所以,抗核抗体阳性≠SLE。

二,有没有抗核抗体阴性的SLE?

答案是:理论上没有。

20 世纪 70 年代,约 5% 的 SLE 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时显示抗核抗体 (antinuclear antibodies, ANA) 阴性。

后来研究发现,这些 ANA 阴性的原因是采用啮齿类动物 (非人类) 的组织作为底物。如采用人喉表皮样癌细胞系 (human epidermoid carcinoma cell line, HEp-2) 细胞作为底物,这类病人大多不再是 ANA 阴性。

但,仍有一些自身抗原在 HEp-2 细胞底物中可能不存在。

例如,诊断 SLE 和干燥综合征的 Ro/SSA 抗原。已知 Ro/SSA 抗原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位于细胞核和核仁的分子量为 60kD 的 Ro60 抗原(蛋白),以及位于细胞质内的分子量为 52kD 的 Ro52 抗原(蛋白)。

已知,间接免疫荧光法测抗核抗体时,我们需要制备含抗原成分的细胞底物。而Ro60 蛋白在细胞准备阶段可能失去免疫活性,而 Ro52 是细胞质内而非细胞核内的自身抗原。因此,如果病人血清里只有抗 Ro60 抗体就容易出现 ANA 阴性---采用 HEp-2 细胞做底物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测试时。

类似的是:使用 HEp-2 细胞作底物可能难以检测到抗核糖体 P 抗原抗体。

为了避免这样的差错,采用编码 Ro-60 的 cDNA 转染,从而让人类喉表皮样癌细胞系更多表达 Ro60 抗原(蛋白)。这就是目前更普遍使用的「HEp-2000」底物。采用 HEp-2000 做底物,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就不易漏诊 Ro60 抗体。

因此在今天,几乎不存在 ANA 阴性的 SLE 病人!在诊断 SLE 时,理论上 ANA 的敏感性几乎是 100%,也就是 ANA 检测几乎不会漏诊 SLE 病人。

三,理论上不存在,但实际操作时可能有虚假的抗核抗体阴性的SLE病人

1,抗原抗体检测的勾体现象

抗核抗体检测采用的是间接免疫荧光法。其具体操作如下:

我们通常把抗原固定,加入病人稀释过的病人血清。初步孵育后,清洗去除未黏附的免疫球蛋白和其他血清蛋白。再用结合了荧光素的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体孵育。当病人血清里的抗体跟抗原反应后,再粘附「结合了荧光素的抗体」,从而荧光显像------提示抗体阳性。

但该检验存在「勾体现象」。

即,病人血清稀释的倍数比较低的时候,血清里的抗体不能很好被显示出来。当稀释倍数加大后,抗体反而能够更好地被显示出来。但随着稀释倍数的进一步加大,抗体再次逐渐不能被显示出来。

由此可说明:「抗原-抗体」的结合需要恰当的浓度。如果浓度不适宜,无论是高还是低,我们都将看不到抗原抗体反应。

那么我们检测抗核抗体时需要同时做多个稀释倍数的检测。因为无法预测什么稀释倍数是恰当的。

但临床工作时,很多医院为了节约成本采用少数的固定稀释度去检测,这就可能带来虚假的阴性结果。

2,特殊现象

在SLE启动之初,以及SLE治疗相当时间后,都可能存在少数病人为抗核抗体阴性。我们可以这样理解:SLE 是一个抗原抗体互动相关的疾病。自身的抗原化带来了自身抗体,最终驱动了疾病发生。在疾病启动之初、在治疗一段时间后,都可能导致检测不到自身抗体。

这点,北京协和医院曾报道一个病例。在临床上高度怀疑SLE时,无论如何测抗核抗体,其结果都是阴性。后来针对SLE使用激素治疗后,患者很快被测出非常高滴度的抗核抗体阳性。

也就是说,SLE病人必然会有抗核抗体阳性,只是检测时机、方法等等因素限制了结果的呈现。一个从未抗核抗体阳性的病人,是不可能为SLE病人的。

请注意,我这里是强调SLE病人,而没有讨论皮肤型红斑狼疮(CLE)。

0 阅读:21
芸芸聊健康

芸芸聊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