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三语:心态、心境、心灵——再聊养生与修行之悟三天前,三语聊到了生命、生存、生

云峰语录 2024-11-09 08:18:37

一笑三语:心态、心境、心灵——再聊养生与修行之悟

三天前,三语聊到了生命、生存、生活的话题,其中提及一位老中医的至理名言:“养生必先养心,养性必先养德。”此后,有朋友留言询问如何养德。然,我清和堂主人范云峰认为,养德可概括为三点。

首先,大德必寿,仁者取义。品德高尚之人,内心满是正义与善良。面对生活的重重挑战,他们坚守原则,不为私利所动。热心助人,关怀他人困苦,积极为社会贡献力量。如《论语》所云:“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般无私付出,既给他人送去温暖与帮助,也让自己内心盈满喜悦与满足。在此过程中,心境得以升华,身体亦因积极心态而更健康。比如我写写画画的书画,恰如心灵的映照。挥毫泼墨之际,内心的正义与善良流淌于笔端,每一幅作品皆是心灵的洗礼。书画既能陶冶情操,又能在创作中感悟人生真谛,进一步滋养良好心态。

其二,修德养性,年寿自永。修德之路漫长,需不断审视自身行为与思想,勇于改正不足,弘扬优点。读经典书籍,可汲取智慧,如“吾日三省吾身”,时刻提醒我们反思自我;参加公益活动,能传递爱心,似“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与品德高尚者交往,受其熏陶。同时,养性至关重要。学会掌控情绪,保持平和,不为外界纷扰所左右。遭遇困难挫折时,以乐观积极态度应对,坚信自己能够跨越难关。如此,在修德养性之途,方能延长寿命。书画于此,可发挥静心安神之效。沉浸在书画世界,烦恼与压力渐散,心境更为平和。书画创作需耐心与专注,有助于培养良好性情,提升心境修炼。

再者,清心寡欲,返璞归真。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常被各种欲望束缚,追逐物质享受与名利地位。然而,过多欲望只会让心灵疲惫,损害身体。正如老子所言:“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我们应学会清心寡欲,摒弃不必要的欲望,回归简单、真实的生活。通过冥想、书画、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让心灵归于宁静。懂得珍惜身边一切,感恩生活点滴幸福,生活方能充实且富有意义。故,书画作为艺术形式,能让我们在简单线条与色彩中找到内心宁静。一幅山水画卷,可带我们远离喧嚣,回归自然本真;一幅书法作品,能让我们感悟传统文化深邃内涵,从而更加珍惜当下生活。

至此,我觉得养生与养德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唯有在重视养生的同时,不断提升道德素养,才能真正实现健康长寿的愿望。让我们从现在起,努力养德,用心养生,以积极心态拥抱生活,在书画等艺术的滋养中,尽情享受美妙人生之旅。

范云峰甲辰十月初九郑州早安!

0 阅读:0
云峰语录

云峰语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