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首富盛宣怀曾搞垮了“红顶商人”胡雪岩,他实际还搞垮了晚清状元、实业家张謇。

李满谈过去 2024-11-03 22:30:06

晚清首富盛宣怀曾搞垮了“红顶商人”胡雪岩,他 实际还搞垮了晚清状元、实业家张謇。而他搞垮张謇的大生纱厂,用的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在这个顶级骗局里,盛宣怀一开始是以“大好人”的形象出现的。 张謇被搞垮的故事,起于1896年。当年,43岁的张謇刚刚创办通州大生纱厂,创业初期资金周转难免困难。关键时刻,一直在等待机会的盛宣怀主动向张謇抛出了橄榄枝。 盛宣怀早就看中了张謇的大生纱厂,他想将这个大厂纳入自己的商业版图。而此时,大张謇9岁的盛宣怀已经具备了吞并任何大厂的能力,因为他背后有一个大靠山:晚清重臣李鸿章,其权势可通天。 既然时机已经成熟,那当然就不用等了。 “我的轮船招商局可以给你出资10万两白银,入股你大生纱厂。”盛宣怀的话音一落,张謇立马觉得天都要亮了。对于急需资金的他而言,这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他想都没多想,就高高兴兴地接受了这10万两白银。 张謇本质上是个文人,他身上有文人气,而并无任何的江湖气。相比盛宣怀,他身上还少了几分狠劲。这样的张謇,在盛宣怀眼里,当然是非常容易拿捏的对象。 入股大生纱厂后,盛宣怀先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大生纱厂争取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这些诸如减免税收、优先采购的政策,极大提升了大生纱厂的盈利能力。 到这里,张謇也一直没有仔细想过一个问题:这个天上掉的馅饼,是不是陷阱。相反,随着盛宣怀给他的“帮助”的增加,他对盛宣怀的信任激增,甚至将他视为生命中的贵人。 感恩心爆棚的张謇压根儿不知道:这些蝇头小利,都是盛宣怀给他下的“钓饵”。钓鱼不仅要下饵料,还讲究“打窝”。“打窝”说白了,就是在钓鱼的地方广撒饵料,吸引鱼群过来,以增加钓鱼的成功率。 盛宣怀“打窝”的料很丰富:他以轮船招商局的名义,给大生纱厂提供了大量低息贷款。同时,他还帮助大生纱厂不断扩大规模。很快,大生纱厂就成了江苏最大的纱厂之一,此时,张謇对盛宣怀的感恩之情也达到了满级。 盛宣怀见时机越发成熟了,便开始下钩子了:他告诉张謇,可将大生纱厂改组成股份公司,自己会注入更多资金,让大生纱厂成为全国最大。 张謇被盛宣怀画的大饼冲昏了头脑,他欣然同意了改组计划。 改组后的大生纱厂一开始的确和张謇料想的那样,迅速扩大。然而,后来发生的一切,就直接让张謇傻眼了。张謇发现,盛宣怀不断以“专业化管理”为由头,去夺取大生纱厂的管理权。与此同时,他还派出大量亲信进入大生纱厂的核心管理层,他们迅速掌控了公司的日常运营。 张謇还发现:盛宣怀在通过各种复杂的财务操作,对自己的股份进行稀释。当商人遇上官商时是什么结果?张謇被盛宣怀架空的种种,是最好的答案。 盛宣怀动用自己的影响力,对大生纱厂进行增资扩股,每次增资都以各种理由排挤张謇参与。几次操作后,到1900年时,謇在大生纱厂的股份已经从最初的控股地位降至不足20%。此时,张謇这个大生纱厂的创始人,已经被夺权了。 这还不算,盛宣怀还利用自己官商身份做手脚,强制大生纱厂“卖自己”,大生纱厂不得不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购买自己控制的煤矿的煤炭,又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纺织厂供应纱线。这波操作,当然是肥了盛宣怀,割了大生纱厂了。 张謇终于明白:这一切,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看透这一切的时候,张謇激动得浑身发抖,可他能干什么呢?人家是“红顶商人”,背后有李鸿章撑腰,他能干什么? 张建唯一能想到的是用法律途径为自己维权,可拜托,那是在百年前的大清,以盛宣怀在官场的影响力,他想用法律维权,几乎等同于让盛宣怀为自己主持公道。结果可想而知。 最终,张謇不得不黯然离开了自己亲手创办的大生纱厂。他引以为傲的“孩子”,最终成了“贵人”盛宣怀商业帝国的一部分。 痛苦不已的张謇欲哭无泪,只得在日记里这样控诉盛宣怀:"吾负人者,人知之;人负吾者,天知之。" 如张謇这般被盛宣怀搞倒的商人还有很多,比如大商徐润等等。盛宣怀通向晚清首富的路,当真是踏着别人的尸骨抵达的。 然而,盛宣怀虽收获了“可敌国”的富贵,其人生却也似并不平顺。他最爱的女子刁玉蓉却因始终没有名分而自杀身亡,徒给他留下一个孤女,此后余生,他一直在悔恨和痛楚中。 他死后,家里留下的巨额财富令子女争夺,甚至闹出了社会新闻。财产被挥霍后的盛宣怀众子女,结局都不好,尤其他疼爱的四子盛恩颐最终饿死在了小门房内,临终遗愿竟是:吃一顿香喷喷的肉。而其二女儿,也是死于贫困,其中一个女儿最终还沦为了女佣…… 盛宣怀和张謇的故事也恰在告诉我们:世界的尽头,未必只是强弱啊!图为盛宣怀与张謇

0 阅读:162
李满谈过去

李满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