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如果不写小说,我愿意当一个园艺师

迈凌聊文学 2024-10-25 16:01:39
我的私人书单 我首先只是个人。我热爱大自然和文学,热爱漂亮女子…… 契诃夫是享誉世界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但鲜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出色的园艺师。他热爱自然和土地,一生酷爱玫瑰。他亲手设计和建造自己的花园,种过许多玫瑰花。他写了许多关于自然的赞颂。他在四十四年的人生岁月中,一半时间在生病,一半时间在写作、造园和旅行。 翻开北大教授顾春芳的这本《契诃夫的玫瑰》,我才知道以往对契诃夫的了解有多片面。从中学课本《套中人》开始到大学学习外国文学史,契诃夫给我的印象一直是刻板、严肃的。没想到,在这本传记中,却看到了他鲜为人知的一面。他拥有伟大而高尚的灵魂,用一生的力量来反抗庸俗,致力于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契诃夫家世代是农奴。祖父在农奴解放前赎买了一家人的自由。作为农奴的儿子,童年的契诃夫体验过种种屈辱和伤害。但他没有被农奴身份所桎梏,使自己的灵魂从内在枷锁中完全超越出来,最终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贵族”。 幼年时曾被夺走家园的契诃夫,一直在寻找和重建心灵的家园。当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园后,他亲手培植土壤、种植花木,建造自己的花园,犹如一位真正的园丁。 契诃夫患有严重的肺病,41岁才结婚。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无论是文字还是人生追求,其核心都是在于对生态和人性的双重救赎: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何为艺术以及艺术何为,幸福究竟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有限的存在和无限的时间的冲突…… 他一生亲近自然,以园丁的姿态躬耕土地,既是脚下苦难的大地,也是文学神圣的大地。 “契诃夫拥有一颗园丁的心,无论是建造花园还是从事文学创作。”作者称契诃夫为“俄罗斯的园丁”,他用手培植花园,同时用思想和心灵培植文学世界的良知。 作者以“玫瑰”和“园丁”两个核心意象统摄契诃夫的生命历程和文学创作。循着契诃夫的生命轨迹,讲述契诃夫从童年到青年时代的成长历程,讲述他如何开始文学创作,如何与“莫斯科艺术剧院”合作创作出伟大的戏剧杰作,讲述契诃夫与米齐诺娃之间苦涩的恋情,讲述妹妹玛丽雅对哥哥超越兄妹、超越男女之间的的感情……更为重要的是,作者还巧妙地打破创作的时间线,将契诃夫最重要的文学作品的评述融入对契诃夫生命历程的叙述之中。 智慧和良知是抵达幸福的通行证。 唯有生命有限,美才成为必需 美对于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这是一本既让人感动又触及灵魂的全新传记。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