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有史以来最大的佛教寺庙之一。 它建于9世纪,11世纪废弃,此后它被火山灰覆盖、被丛林吞噬,成了隐藏在爪哇森林中的神秘传说。直到1814年,英国爪哇总督斯坦福·莱佛士从当地人那里得知此事,并对其进行了调查。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婆罗浮屠逐渐被挖掘(当时只是废墟)。1911年,荷兰考古学家开始对其修复。1973~1983 年又进行了一次全面修复。原建筑基本被拆除,然后一块块石头重建,并增加了排水系统。1991 年,它被列入世界遗产。 婆罗浮屠设计独特。塔身共有九层,一个底座、五个方形层、三个圆形层。所有佛像都同心圆融,顶部有一座巨大的佛塔。其规划以“曼陀罗”与“须弥山”为基础,这在佛教/印度教中具有高度象征意义。 按照设计,朝圣者从东侧进入,沿着三英里的路线行走,顺时针逐渐上升,到达顶部。每条道路两侧都有墙壁和栏杆,上面布满雕塑,精美绝伦,内容则与佛陀的教义、前世故事或佛经有关。据统计,这里有超过 2500 幅浮雕,以及(最初)超过 500 尊佛像。 基座上的雕塑代表着“物欲”。接下来五个方形层的雕塑代表“色界”,在这里,物欲已被抛弃,但对名称和形式的执着仍然存在。接下来三个圆形层代表“无形/无名/无我”,即开悟。寺内排列着 72 座微型舍利塔,每座舍利塔内都供奉有一尊佛像。 而这一切的中心,便是那座巨大的中央佛塔。朝圣者的旅程——从婆罗浮屠山脚进入,然后缓慢攀升至顶峰——被认为是一次身体、精神和神学之旅,代表着大乘佛教教义中通往开悟的道路。 另有人认为,婆罗浮屠周围可能有一个湖泊,但这个湖泊现在已经消失了。至少有证据表明存在一些水道。因此,婆罗浮屠也像漂浮的莲花一样,具有另一层象征意义。 这就是婆罗浮屠,世界上最伟大的宗教建筑之一。现在,在被废弃和衰落了几个世纪之后,它又恢复了生机,并恢复了它作为朝圣之地的原始用途。
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有史以来最大的佛教寺庙之一。 它建于9世纪,11世纪废弃
才灿的世界
2024-10-24 19:35:28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