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办新疆军务的钦差大臣景廉茅塞顿开,虽然关外仅有三座孤城,兵员数千人,可关内左宗棠的十万西征军名义上可是由他指挥的,况且左宗棠被授以督办西征粮饷之职,那么在粮饷的事宜上也必须听命于自己,他没有必要如何悲观!师爷接着说起,左宗棠再强也得听朝廷的调度,如果不听你的就是抗旨,于是景廉便想试一试左宗棠到底听不听自己的,便写信让左宗棠调拨十万担粮食到古城子来,而景廉在此之前虽为从一品乌鲁木齐都统,但还是听从陕甘总督左宗棠调遣的,而他在西北多年,本就是来混资历的,凭着舅父宝中堂的关系,他已经仅次于左宗棠的地位,他已经知足了,若非战事,恐怕他已经回京入职军机处了。 左宗棠此时虽被削权,但对于收复新疆之事仍然充满信心,他相信朝廷一定会用到自己,他亲临甘肃制造局参于改造枪炮,当改造好了劈山炮后,他又亲临试验现场,劈山炮最早始于乾隆时期,但当时主要是小型劈山炮,威力较小,又没有炮架、炮耳,太平天国战争时期,劈山炮在湘军、淮军中被用来与洋枪配合使用。而这次左宗棠改造的劈山炮则完全不同,他改造出了大型劈山炮,并装有四轮炮架或两轮炮架,威力更大可适用于攻城; 左宗棠接下来便对改造的枪炮做出指导,认为应该推广更适用于野战的劈山炮,尽量将五人完成的变成两到三人完成发射,在枪支的改造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增加威力,减少重量,更方便于单兵操作。而面对景廉的要的十万担粮食,而这相当于三千万斤,左宗棠的西征粮台可没有这么多的粮食,这无异于为难他,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部下都对此犯难了,不知道左大帅该如何应付?而没想到的是左宗棠直接选择无视,管他什么钦差不钦差,在他能力范围办不到的他直接选择无视,而实际上也并非左宗棠不想办,而是各省已经欠了西征军协饷多时,西征军连将士的军饷都还是欠着的,而其中以李鸿章部的河南协饷欠的最多,每次写信去催问几乎都像石沉大海, 没有任何回应。 而不管西征军是不是由景廉带领,西征军的先头部队嵩武军都得出关,所以必须要催带头欠饷的河南布政使了,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他上头还有李鸿章,于是左宗棠想了一个妙计,或许就能解决问题,那便是直接写信给李鸿章处催饷。而只要河南布政使的河南协饷到位,那么西征军的饷银也就有着落了!
督办新疆军务的钦差大臣景廉茅塞顿开,虽然关外仅有三座孤城,兵员数千人,可关内左宗
菲菲评历史啊
2024-10-13 21:19:10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