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9年11月,林则徐与左宗棠的湘江夜谈,是近代史有名的典故,六十四岁的林则徐与三十七岁的左宗棠,两人一见如故,在湘江边的一艘船上畅谈了一夜,最后林则徐把自己收集的有关新疆的材料全部交给了左宗棠。而当时左宗棠还是一位私塾先生,并未参与任何朝廷事务,更与新疆毫无关系,为何林则徐却偏偏要将新疆重任托付给左宗棠呢?这就要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说起,当时英国的一支四千人的军队从海上而来,大清八十万军队却打不过他们,最终只好与侵略者签订屈辱的城下之盟。 而为了以示“友好”,主导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被道光皇帝连续降职,并被革职流放伊犁。当时还是一个私塾先生加落榜举人身份的左宗棠深受刺激。他根据历史经验与现状进行考察,并研究对付英军作战的特点,写出了六篇军事策略:其中分为《料敌》、《定策》、《海屯》、《器械》、《用间》、《善后》。而这些军事方面的思考以及对军事的见解,引起了很多学子的注意,也正是这期间,林则徐也看到了,并注意到了这位湖南举人左宗棠,后来流放伊犁的林则徐被朝廷重新起用,并担任云贵总督,他有心聘用左宗棠为幕僚,便托左宗棠的好友胡林翼邀请,可左宗棠因家中有事,没有去成。 于是在1849年11月,林则徐回福州养病时,特意取道湖南来见左宗棠一面。只见林则徐继续说起,新疆的形势远不及于此,俄国也是虎视眈眈,他们的边民及商队常常入侵我境内,蚕食边境,这种狼子野心就早显现出来了,而针对这些林则徐让左宗棠发表一下他的看法。左宗棠早就对新疆之事有过了解,他认为新疆之所以不稳固,制度问题是首要。这样的西北才会更加的巩固,林则徐哈哈一笑,对他的看法大为赞赏,沉默一阵后林则徐又表现出了悲观的一面,或许是叹他自己身体年老力衰,便接着说起,东南能抵御夷人者或许有人了,可今后西定新疆者非你左宗棠莫属,接下来便将多年来对新疆的著述与资料尽数交给他。 而如今已经过了二十余年,左宗棠已到了林公当年的年纪,如今面临朝廷的猜忌,他不知道还能不能完成林公的重托,而长子左孝威劝他告老还乡,他考虑了很久后回到书房。本来应该写告老还乡的奏折的左宗棠,却突然写了一篇收复新疆的策略,这等于告诉儿子他还不能退。见儿子无法理解,他便找出一个封沉多年的箱子,让左孝威去打开他,左宗棠说起如今的局势不幸被当年的林公言中,而他还没有完成嘱托,他绝不能退下来。 于是他反而劝左孝威回湖南老家,可左孝威牢记母亲临终之托,要照顾父亲,他决定就留在西北侍奉!
1849年11月,林则徐与左宗棠的湘江夜谈,是近代史有名的典故,六十四岁的林则徐
菲菲评历史啊
2024-10-13 10:10:56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