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李煜就派徐铉去纳贡,徐铉的才名那是响当当的,按照惯例,北宋朝廷要派押伴使陪伴在徐铉左右,进行对接。 结果朝中竟然无人敢对接,满朝文武都怕自己被选为押伴使,万一在才华上不及徐铉那不是失了大国的体统吗? 宰相也觉得这件事实在不好办,就告诉了赵匡胤,结果赵匡胤根本就没有将这件事当做大事,没做思考就说:“你暂且退下,朕亲自来选押伴使。” 就在满朝文武都在战战兢兢等待着赵匡胤点他们的名字的时候,赵匡胤却将殿前司召来,要他报上十名不识字的殿前侍卫的名单。 殿前司还纳闷,怎么突然找不识字的文盲侍卫了,但他并没有直接问,而是迅速去调查了一番,提交上了十个文盲侍卫名单。 赵匡胤看到名单后也没有仔细看谁谁谁,直接就御笔一点,指了一个:“这个人就可以。” 别说是被点到名的文盲侍卫了,就是满朝文武都震惊了,谁也没有想到赵匡胤如此“草率”的就决定了押伴使。 当然,谁也不敢去反驳,中书省的官员也不敢再打扰赵匡胤,就只能催促被点之人立刻动身。 于是这侍卫就一脸懵的渡江前往了。 等到徐铉和这个侍卫一起登船渡江后,徐铉一开始慷慨激昂、侃侃而谈,旁观的人都为他的才华和善辩而震惊。 反观那个侍卫则是无言以对,反正他也听不明白是啥意思,索性就不住的点头应付。 原本徐铉并没有察觉,依旧是不停地和那个侍卫议论着,他还以为侍卫一直认同他的观点,但一连几天都是如此。 徐铉一直等不来侍卫和他辩论,侍卫的沉默和点头让徐铉终于累了,然后他就沉默了。 不得不说,赵匡胤是懂得怎么应付人的,其实这不是徐铉对上赵匡胤唯一的一次吃瘪。 后来赵匡胤下令攻打南唐,李煜就让徐铉和周惟简出使北宋,为南唐谋求和平,这也算是李煜的缓兵之计。 徐铉不愧是大才子,早就提前想好了如何为南唐说话,北宋的官员还真的很难反驳徐铉,所以就报到了赵匡胤那里。 赵匡胤就召见徐铉,徐铉说: “李煜无罪,陛下师出无名。”(出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赵匡胤并没有急着和徐铉辩论,而是让徐铉近前,将想要说的都说完,徐铉就继续说: “李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出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等到徐铉说的口干舌燥的时候,赵匡胤淡淡地问了一个问题: “尔谓父子者为两家可乎?”(出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饶是徐铉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还是被赵匡胤问住了,根本不知道怎么应对,这一次的出使自然以失败告终。 李煜知道这件事并不好办,他也只是谋个缓兵之计,于是不久之后再次派两人出使北宋。 这一次,徐铉更加的卖力,为了让赵匡胤“缓兵以全一邦之命。”徐铉是言辞恳切,慷慨激昂,本以为能说动赵匡胤,结果赵匡胤直接按剑对徐铉说: “不须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出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徐铉吓得赶紧退下。 当然,徐铉的这几次出使北宋,虽然没能从赵匡胤那里得到一点便宜,赵匡胤也没有为难徐铉,就将他当做一般的使者一样礼遇。 可以说徐铉的满腹才华在对上赵匡胤的时候一点胜算都没有,但他本身的才华在赵匡胤眼中是否真的无用武之地? 后来赵匡胤打得李煜奉表投降,徐铉跟着李煜入朝觐见,赵匡胤狠狠责备了徐铉,徐铉就说: “臣为江南大臣,国亡罪当死,不当问其他。”(出自《宋史》) 赵匡胤听了之后很是感慨,说: “忠臣也,事我当如李氏。”(出自《宋史》) 于是让徐铉做了太子率更令。 徐铉在北宋时期又做了十几年的官,直到991年去世。
有一年,李煜就派徐铉去纳贡,徐铉的才名那是响当当的,按照惯例,北宋朝廷要派押伴使
尚宫说女史
2024-10-11 23:48:33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