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教育#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 最近,我有幸阅读到一位博主所叙述的

南方周末吖 2024-10-11 22:59:26

#广州教育# 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 最近,我有幸阅读到一位博主所叙述的关于其同事——一位政治教师的故事。这位政治教师的学子们在日常考试中成绩普遍不甚理想,却在中考时一举夺魁,摘得了最高分的桂冠。身为同样站在政治教学岗位上的我,想借此契机,分享几点个人的见解。 中考,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尺,其重要性自不待言。教学内容与方式,归根结底,都是围绕中考这一核心而展开的。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中考阅卷与日常学校阅卷之间的不同。中考是一场选拔性的较量,阅卷的目的在于将试卷划分出不同的等级。因此,试题的命制必须具备高度的甄别性。若试卷及评分标准缺乏足够的甄别力,难度过高或过低,阅卷的标准便会相应作出调整,以确保分数的层次性、甄别度、可靠性、有效性和难易程度等指标的达成。 相比之下,日常学校的阅卷工作,则是依据参考答案进行评判,结果相对较为固定。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中考阅卷的标准。对于理科而言,阅卷的标准相对明确,对即对,错即错,关键在于答题的规范性。若试题难度较大,阅卷时会细化到步骤分,寻找学生的得分亮点。以化学为例,即便学生将元素名称的汉字写成了谐音,如将“钠”误写为“讷”,也会酌情给予一定的分数。但若试题过于简单,阅卷的标准则会更加严苛。 对于文科,尤其是语文学科而言,阅卷的主观性较强。同一考生的阅读小题答案或作文,不同的阅卷老师可能会给出不同的分数。这源于老师对试题及评分标准理解的差异。因此,文科试卷常采用一题多人评阅,取平均分的方式,并引入人工智能阅卷技术,以减少人为误差。 作为一名政治学科的教师,我曾多次参与中考阅卷工作,对政治试卷的阅卷有着深刻的认识。政治试卷的主观性更强,每位老师都有自己偏好的答题风格。例如,在分析阐述时,有的老师喜欢从事实出发,再上升到事理,最后得出结论;有的则喜欢开门见山,先亮出观点,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老师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结合评分标准来评判学生的试卷。 今年,广州政治学科的总体分数偏低,全市平均分仅为59分(总分为90分),80分以上的考生更是凤毛麟角。多所学校的平均分也仅在60分左右徘徊,与其他学科相比,政治学科为考生贡献的分数相对较低。 针对这一现状,我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首先,要深入剖析试卷的命题意图、考查的重点难点、考查方式以及设问的角度等。新入职的老师多做几套中考试题,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中考的方向和脉搏。 其次,要深入研究阅卷的标准,明确主观题的答案逻辑和得分点。在日常教学中,结合中考阅卷的标准,给予学生答题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在中考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以上仅为个人的一点浅见,供同仁们交流探讨之用,请勿擅自转发至其他平台。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0 阅读:0
南方周末吖

南方周末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