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对了书,读懂阳明心学也没那么难
迈凌聊文学
2024-10-06 12:33:07
我的私人书单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从小宣称要成为“圣人”而最后真正成为“圣人”的人,也是唯一一个混迹于三教九流而最终从祀孔庙的人。五百年来,中土之圣哲未有居于阳明先生之上者也,文武双全。
后世不少大能,如左宗棠、梁启超等,都将王阳明奉为精神偶像。不仅是王阳明跌宕坎坷的人生经历能给人激励和力量,还因为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伟大思想。这看似简单的四个字背后蕴藏着无穷的人生智慧。无数人因为学习和领悟它走向了人生巅峰。
什么是知行合一?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读完冈田武彦所著《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一书后,有一种茅塞顿开之感。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创立的心学思想的精髓。“知行合一”说的主旨,即“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正因为“心即理”,所以“知行”才是“合一”的。
也就是说,知与行是一体之两面,就内察而言谓之知,就外显而言谓之行。一以贯之,说行已有知在。对于王阳明来说,“学问”就是“行”,“行”也就是“知”。
如果能够体认到“知行”的本体,那么“知行合一”说就很容易理解了。王阳明晚年时认识到“知行”的本体就是“良知”。这样一来,“知行合一”说就变得更加具体了。
但是王阳明所说的“良知”,不能单纯地理解成良心,而是指对“是非”先天性的判断,也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它不受外界的规定和束缚,完完全全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王阳明说,良知之好,真吾之好也。“真吾”,就是相对于“小我”的“大我”。因此,他说,实现自我,无非就是去私吾之好,从我良知之好。
只要在万事万物上都“致良知”,那么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只要听从良知的命令,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轻松克服,并且不会误入歧途。
王阳明指出,如果“尽良知”,“知行”就可以“合一”。
阳明学之精神贯穿于王阳明一生波澜壮阔之行事中,故欲深窥阳明学,必先详知阳明子之生平事迹也。
本书从王阳明一生的传奇经历入手,将阳明心学的诞生、发展、演变融入整个宋元明思潮中,非常详细地梳理了宋元明时期思潮的变化,并结合作者自身的经历、实践融入对阳明心学的理解中,深入浅出地全面剖析了阳明心学的精髓。
想全面了解阳明传奇人生、领悟阳明心学精髓,这套书绝对是首选。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