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样的日子,有的农民幸福快乐,有的农民牢骚满腹? 金秋十月,又到了农民收

路路的趣事 2024-10-05 10:43:59

为什么同样的日子,有的农民幸福快乐,有的农民牢骚满腹? 金秋十月,又到了农民收获的季节。在一块苞米🌽地前,一位到乡下度假的城里人问正在掰苞米的两位农民:“一亩地能剩多少钱啊?日子过得咋样啊?” 60后农民回答—— 扣除种子、化肥、人工,苞米现在还降价了,剩不了几个钱。年龄大了,一个月才开100多块钱,不干怎么办? 50后农民回答—— 现在社会多好,收多少苞米都归自己。以前在生产队干一年,都交公粮了,年底一人才能分一袋子苞米;现在除了苞米是自己的,一个月公家还额外白给开139元。我可高兴了。 种同样的地,收同样的苞米🌽,开同样的“老保”,为什么50后的农民幸福满满,而60后感觉不幸福? 因为,50后的农民和60后的农民“比”的方法不同。 “比”的方法不同,结果就会大相径庭。 一个人要跟自己的以前,要纵向比,要跟自己不如意、不好的时候比。这样一“比”,才会感觉到幸福,才会知足,才会感恩。而懂得感恩又知足的人才能感到幸福和快乐。 一个人如果总是得陇望蜀,这山望着那山高,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总是“横向”比,那他永远也不会幸福和快乐,永远都生活在抱怨中。 幸福是一种感知。 感知幸福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心态,还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 一些农民身在福中不知福,总是感觉自己不幸福。这能怨谁呢?只能说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会“比”的农民,永远幸福。 (配图来源于网络,向拍摄者致谢。)

0 阅读:9
路路的趣事

路路的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