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 9 岁的小女孩,频繁出现摇头、挤眼、耸鼻的现象已有近一年时间。起初,家长以为这只是孩子的一些小习惯,并未放在心上。 然而,随着症状不断加重,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备受困扰。不仅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日常活动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除了这些抽动症状外,我深入询问了孩子的日常生活状况:孩子睡眠质量差,容易惊醒,食欲不佳,大便稀溏(每日两到三次),小便清长,平时比较挑食,偏好甜食。 由于抽动的表现,孩子在学校里受到了一些同学的异样眼光,性格逐渐变得内向。观察其舌质淡红,舌苔白腻。 初诊方剂: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天麻、钩藤、防风。 方解:党参: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在方剂中主要用于补益脾气,增强脾脏的运化功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气血生化之源。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与党参协同作用,加强健脾之力,促进水湿的运化,防止水湿停滞而生痰。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可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湿,减轻脾脏的负担,同时还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孩子的睡眠质量。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既能调理气机,使脾胃之气顺畅,又能化痰湿,针对因脾虚生痰的情况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初诊方剂: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天麻、钩藤、防风。 方解:党参: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在方剂中主要用于补益脾气,增强脾脏的运化功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气血生化之源。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与党参协同作用,加强健脾之力,促进水湿的运化,防止水湿停滞而生痰。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可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湿,减轻脾脏的负担,同时还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孩子的睡眠质量。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既能调理气机,使脾胃之气顺畅,又能化痰湿,针对因脾虚生痰的情况起作用。 那结果怎么样了? 二诊调整摇头、挤眼症状有所减轻,大便次数减少但仍不成形,舌苔稍变薄但仍白腻。这表明脾气有所恢复,但痰湿尚未完全清除。 调整方向:增加一些健脾化湿的药物,如苍术、厚朴等。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二者共同增强健脾化湿的功效,进一步消除体内的痰湿。同时,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适当减少一些息风止痉药物的用量,如天麻、钩藤等,以避免过度用药。 三诊巩固调方后治疗方案:调方后隔两日一剂,服用 3 个月后停药。 巩固治疗的意义:经过前两次的治疗,患儿的症状已经明显改善,发作次数显著减少。但抽动症容易反复,通过延长服药时间,可以进一步巩固疗效,使体内的脏腑功能、气血津液等达到一个更加稳定的状态。孩子的症状基本消失,食欲增加,睡眠良好。 调整药方后隔两天服用一剂,服用 3 个月后停药,经过半年的随访没有复发。#孩子健康担忧# #我家孩子健康# #我家孩子健康# #关注孩子成康# #抽动症的危害#
有个9岁的小女孩,频繁出现摇头、挤眼、耸鼻的现象已有近一年时间。起初,家长以
儿科叶冬兰
2024-09-29 21:43:20
1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