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毕节,邂逅一场文化与非遗艺术的盛宴

冷霜毕节文 2024-09-26 01:45:31
岁月如流水洗净铅华 真正留下来的东西便历久弥珍 毕节这些国家级非遗 在经过岁月沉淀和传承之后 更加熠熠生辉[氛围感R] [一R] 威宁“彝族撮泰吉” 是中国戏剧珍贵的活化石,具有彝族人民的唯一性、独创性。其内容是原始初民在长期劳动过程中逐渐从猿转变到人的真实记录,是模仿古人类进化过程的一种历史意义上的“情景再现”。 [二R] 纳雍“苗族芦笙舞滚山珠” 芦笙舞“滚山珠”是再现苗族迁徙的一个舞种,它凝聚了苗族的迁徙记忆,沉淀了这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心理与感情、思念与传承,蕴涵着苗族人民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性格,给了人们更多的心理暗示与审美愉悦。 [三R] 纳雍苗族服饰 纳雍箐苗服饰是一朵凝聚着苗族记忆与思想的艺苑之花,随便拿起一件服饰,仿佛就能洞见箐苗一部厚重的历史。箐苗妇女们以针当笔、以线作墨,记录了箐苗的生命起源、民族迁徙等历史。 [四R] 赫章“彝族铃铛舞” 这是彝族人民在祭祀场中演跳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以珠市民族乡彝族村寨保存最为完好,他们以千亩石林、万亩草场为舞台,幕天席地,演绎着古老的铃铛舞,完全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五R] 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 大方漆器与贵州茅台、玉屏箫笛并称“贵州三宝”,明、清时期曾被列为朝廷贡品。其制作工艺独特,图案典雅逼真, 色彩丰富,形成了色彩缤纷的世界,极富民族气息和艺术感染力。集较高的欣赏、艺术、美学、实用价值于一身,闪耀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璀璨光芒! [六R] 彝族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彝语称之为“朵扔吉”,经过演变增加了歌舞表演、服饰展示、斗牛、赛马、摔跤、打陀螺、荡秋千等活动内容,节日撩动,大家一起围着火堆载歌载舞,领略彝族浓浓的风情。 [七R] 金沙傩戏(庆坛) 金沙傩戏在当地俗称庆坛,是长期流传于金沙县长坝乡一带的仪式性民间戏剧,与道教中“道德派”有渊源关系,因表演形式相类也被称为“端公戏”。“庆坛”是一种能“阴阳两度”的戏剧仪式活动,与当地驱邪纳福、祈求平安的民间信仰有密切联系。 [八R] 织金苗族蜡染技艺 苗族蜡染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时间甚至可追溯到上古时代,艺术成品在整个染织美术界都享有盛名。苗族人民有着自己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间工艺美术技艺,充满奇幻的魅力,简单的线条之中透着深邃的意境,其艺术风格以“精、细”为主,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彩虹R][彩虹R][彩虹R] 古韵悠悠传千古 非遗璀璨映今朝 让我们一起走进毕节里的非遗

0 阅读:0

评论列表

小○妹妹

小○妹妹

3
2024-09-26 10:49

21号到,有什么好玩的活动吗

青山入我怀

青山入我怀

2
2024-09-26 10:30

这都什么时候能看到 能出个攻略吗

知危知为

知危知为

1
2024-09-26 11:58

都是有非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