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领域的变革中央有最新定位 教师节临近,这两天的《新闻联播》对教育领域的变革有

聊两岸事 2024-09-09 21:29:21

教育领域的变革中央有最新定位 教师节临近,这两天的《新闻联播》对教育领域的变革有一个定位: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以前在官方文件中见得比较多的是新时代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教育领域用了格局性取代了历史性。 什么是格局性?其实就是有了一个新的局面,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方面就是教育的方向。这些年扭转了很多,改革开放以来,在思想上受西方影响很大,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等都是西方的那一套理论,取代了之前的苏联那一套。但这些年,往回扭的行动很多。2018年领导人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也很明确,就是要姓社,要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要加强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等等。 另一方面就是从改革唯分数论入手,提升素质和技能教育,强化创新。对教培行业的整顿着眼点就是如此。此外还有体育方面的加强。 新的格局在形成之中,很多人其实很不适应,上面的意思就是要把它扭过来,形成中国气派、中国体系的教育。但这又谈何容易,大学里很多中年以上的人,改革开放初期接受的高等教育,现在居于比较重要的岗位,他们内心深处还是相信西方的很多理论的。至于素质教育,方向也是对的,但现在的实践路径很多还是很怀疑。因为应试教育的核心堡垒高考并没有动,一时半会也难以撼动。西方的体系虽然也有很多缺陷,但至少成其系统,而且还有西方发达社会带来的软实力加持,说服力还是存在。新的体系目前还难以成为系统,比较零碎。逻辑无法通畅的时候,就以中国特色为托,以求自圆其说。如张维维之流说的文明型国家,也无非就是加了一个框。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仍未摆脱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比如比较优势,推行产业政策,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等等。 新格局能不能真正形成,现在不知道。现在这种体制寄托的是科技上的突破,但有意思的是,现在很多挑大梁的科学家,也是在西方学习回来的。其实现在这种玩法又有点回到清末时期张之洞提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只是已经变身为社会主义为体,资本主义为用。历史证明,张之洞版本的体用论并不成功。最后发生了辛亥革命。当然,辛亥革命的爆发有很多偶然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皇族不肯放权,让君主立宪成为泡影。2.0版本的体用论会成功吗?答案只有历史知道。

0 阅读:2831

评论列表

玉树临风

玉树临风

35
2024-09-11 05:44

说的对

用户92xxx53

用户92xxx53

8
2024-09-11 08:41

有变化吗,没感觉,只是感觉到现在的学校就是为了赚钱。

南山菊 回复 09-11 20:11
错!至少多数公办院校是在保运转情况下,初衷是尽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机制是难点、堵点。企业可以以产品合格率、能耗率、市场占有率、盈利率等量化经济指标短期直接考核。高校学科专业多样化、教学科研人员的个性化、管理体制机制的僵化、人才培养成效显现延时化等等,太难了。

用户13xxx07

用户13xxx07

2
2024-09-11 07:07

高考是现代中国社会唯一比较公平竞争

用户16xxx58

用户16xxx58

2024-09-11 06:51

高考中国发明的,科举制

聊两岸事

聊两岸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