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洞国在1948年辽沈战役时“投诚”,促进了东北解放事业。之所以要加引号,是因为他的投诚过程并不完全请愿,被自己的部下“架”出了指挥部;而当时包围大楼的东北野战军官兵,也十分配合,没有进行强攻,而是等着这位曾经的抗日名将自己走出来。若我军第一时间冲进大楼将对方缴械,那就不可能算投诚了,郑洞国会跟他的黄埔校友杜聿明、王耀武等人一样,进功德林改造。郑洞国是东北剿总副总司令,生涯早期又比较偏信蒋某人,所以投诚后思想上没转过弯,向我方首长提了3个要求,全部被善解人意、照顾大局的周总理答应了。第一个要求,是不对外进行宣传报道,就当他没有投诚而是战死了;第二个要求,不参加公开宴会、欢迎会等场合;第三个要求,他不到新政府工作,要隐姓埋名当普通老百姓。应该说,这几个要求都不反动,只不过郑洞国心情非常低落,找不到接下来的生存意义和方向了,算是人之常情。周总理在黄埔任职时,就认为郑洞国是个可造之材,再加上抗日有功,便给了郑洞国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总理不光答应了这三个要求,还为他提供优越的医疗条件,并设家宴招待郑洞国。在一段低谷期之后,果然郑洞国的情绪慢慢好了起来,他看到新中国的社会面貌及变化,逐渐开始信任我党,1952年主动进京申请工作。这并不出乎周总理意料,他也没再跟郑洞国谈起当年的“三个要求”。此后郑洞国担任水利部参事,积极地为建设国家出力。1979年,郑洞国更是成为民革中央副主席,他的后半生,为统战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后人尊敬。@史源历史专栏
郑洞国在1948年辽沈战役时“投诚”,促进了东北解放事业。之所以要加引号,是因为
近现代史源
2024-09-04 10:50:54
0
阅读: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