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最大的一次叛乱行动,226兵变(四)
范弗里特的饭量
2024-09-01 22:18:50
国体原理派人士长期以来一直支持以政治暴力手段来对抗政府,之所以在1936年2月展开行动主要是出于两个原因:一为1935年12月时宣布,陆军第1师团将在隔年春季转调到满洲,而绝大多数的国体原理派军官都隶属于这个师团,这意味着若不及早发难,任何可能的行动都将会推延数年。另一个因素是相泽事件,该人的审判工作仍持续进行中
,同时他的刺杀作为也让许多军官印象深刻,若选在这个时段展开行动,可操控舆论,将其导向对己方有利的位置。
政变行动起初在传到北一辉和西田耳里时两人皆一致的反对,在这个时间点的近几年间,两人与这些叛乱军官的关系较为疏远,且前者反对付诸直接性的行动。不过,一旦局势明朗化、军官们不计代价采取行动的话,他们俩将会转向支持。政变行动的另一道障碍是安藤辉三,此人曾向其上级发誓将不会让部下涉及任何叛变行动。安藤是否加入行动对计划有决定性的影响,他手下控制着政变部队中最大编制的步兵第3连队第6中队,故村中和野中多次尝试说服他,最后成功将安藤拉拢过来。
起事部队决定选在2月26日发难是因为在这天成功安排了自己人站哨值班,可协助他们获得弹药和武器,且正好为真崎为相泽一案作证的2月25日隔天。
起义行动的时间,于2月18日至22日期间由西田、
栗原安秀、安藤、河野寿、村中孝次和矶部举行的一系列会议中决定,计划相当简单,军官们将会刺杀大部分的“国体之敌”、控制首都行政中心与皇居,接着提出他们的诉求(解除某些人的职务,并另组由真崎所领导的新内阁)。起事部队并没有长远的政治目标,他们认为这些应交给天皇处理。据信,起事部队还计划若有必要,将会扶持裕仁天皇的弟弟雍仁亲王即位,取代裕仁。
这群少壮军官相信可透过一些非正规手段争取一些高级将领的支持,包括陆军大臣川岛义之、荒木、真崎、山下奉文少将、石原莞尔大佐、本庄繁大将(预备役)以及他们的直属上级长官——香椎浩平(东京警备司令官兼东部防卫司令)与堀丈夫(第1师团师长)。后来川岛的陆军大臣继任者则言,若将所有支持过政变的军官全都解职的话,留下来的高级将领根本不足以弥补(职务)空缺。(待续)
0
阅读:68
叛舰火炮手
这种优秀的传统应该在每年的二二六得到延续。[开怀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