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最大的一次叛乱行动,226兵变(一)
范弗里特的饭量
2024-08-31 22:33:12
二二六事件,又名“帝都不祥事件”或“不祥事件”,
是指1936年2月26日发生于日本东京的一次失败政变,日本陆军的部分“皇道派”青年军官率领数名士兵对政府及军方高级成员中的“统制派”意识形态对手与反对者进行刺杀,最终政变遭到扑灭,直接参与者多判死刑,间接相关人物亦非死即谪,皇道派因此在军中影响力削减,而同时增加了日军主流派领导人对日本政府的政治影响力。二二六事件也是日本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叛乱行动,也是19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发展的重要事件。
1936年2月26日,数位青年军官率领士兵分别前往东京各地展开刺杀,并取得相当成果(其中有两名前首相遇害身亡),一度占领了东京市中心。然而起事部队并未成功杀害时任首相冈田启介和占领皇居,他们亦遭到幕后高级将领的抛弃,加上昭和天皇对其政变行动感到愤怒等因素,进而导致起事部队无法实现政权的替换,最终于2月29日缴械投降。
有别于先前数次类似的青年军官刺杀政府要员从轻发落判例,二二六事件中的主谋起事者多受处重刑
。在历经一系列的非公开审判后,共有19名起事部队领导人物处以死刑,另有40人得到监禁判决。
日本陆军中的“皇道派”势力就此衰落,日本国内曾一度流行以刺杀方式达到政治诉求的活动也就此终止,军方对于政府决策的影响力也大增。
日本除了帝国海军与帝国陆军不合之外,陆军高层也有着历史相当悠久的派系斗争,最早为源自于明治时期的出身藩阀之别,而到了1930年代,陆军内形成了两大派系,以荒木贞夫与真崎甚三郎将军为中心的“皇道派”以及由永田铁山将军领导的“统制派”。
“皇道派”强调日本文化的重要性,主张精神面超越物质面,并认为对苏联共产势力展开进攻极具必要性,是“征俄派”;而“统制派”则受到德国总参谋部思想的强烈影响,看重由中央来计划经济与军事的作法即总体战理论、技术面的现代化与机械化
,并主张向中国扩张,是“征华派”。皇道派于荒木在1931至1934年间担任陆军大臣期间掌握了大部分重要职缺,然而在该人下野后,其成员位置又多由统制派军人所替补。(待续)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