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老袁直播结束了,我进去看了一会儿,等他说左前轮离地与转向关系的时候,我就退出

车评李扬歪 2024-08-25 21:02:03

应该老袁直播结束了,我进去看了一会儿,等他说左前轮离地与转向关系的时候,我就退出来了,因为没必要继续看,找到重点就好了。

左右轮空转导致的摩擦系数变化,会影响转向反馈,这个工况不用在飞坡复现,直接找个随便什么越野车,走颠簸路况稍微甩两下就可以体会到这种基础操控体验。

但是老袁有没有说其他几个底盘项的分析,包括悬架干涉转向、侧倾扭转两个可能。

悬架干涉转向

1.悬架的伸缩运动有可能导致转向轻微转动,紧握方向盘,悬架变形和冲击下可能会导致附加横摆。

2.声明里面说是飞坡之前主动调整方向,实际上是前轮已经接近坡顶以后出现的右侧转向动作,注意转向柱是在前桥,所以存在前桥悬架溃缩以后,导致前桥短暂变形(悬架是允许瞬间变形的,悬架不变形怎么卸力,不是说变形就是质量问题)与溃缩,导致悬架干涉转向,所以产生转向机向右侧偏转。

3.这个工况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复现:a.较高车速丢掉转向 b.握紧转向 c.轻握转向

以上是主观评价教材上要求必须进行的直线行驶性能评价中的子项目。

侧倾扭转

1.侧倾扭转是在车辆遇到大波浪或局部凹陷路面行驶时,车身侧倾和横摆振动的叠加效应。主要出现在后轴左右两侧车轮运动学特性的不对称性。

2.为什么我怀疑这个地方?因为实际在飞坡视频中,后桥出现大幅度拉升与溃缩,而且因为左右不均衡,有明显侧向的起伏长波形,所以当车辆遇到路面激励时,这种不对称性会导致后桥产生垂直方向振动的同时,伴有横向振动,从而演化成扭转运动的可能。

3.试验方法,以不同车速和行驶方向在测试路面上行驶,要求是悬架弹簧的垂直运动与路面激励同步,左右打方向,也不应该出现侧倾扭转。(最简单的方法,大家去找减速带测试,就看屁股灵不灵)

以上是我的另一个猜测,不保真,因为我毕竟没有实战,后续S9车到了以后我会用别的科目来尝试这个猜测。另,侧倾扭转也是主观评价必做之项目。

上面这两条就是主观评价里面正常的测试项目,评判标准是车身姿态和驾驶人员主观感受。

很多用户要结论,现在给不了结论,目前仅仅通过一条片子和一个工况,对这个VD下结论过于武断,但是从这次飞坡工况看,后桥的标定有深度测试的必要。

这些是关于这件事情本身的看法,下面全部是我“借题发挥”。

今天我已经把好几个数码博主拉黑了,包括有些是关注我的,还是有微信的,我通通拉黑了,理由就是我想拉黑,看着烦,我怕自己情绪不稳定,直接开骂,不想进去。

然后,这次享界的声明,我就只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写方向盘转向多少度,而不写车轮转向角,按照声明里面的方向盘转向角度,实际车轮转向在5度以内(不确定,按照常规理解),这样会让用户误会车辆发生重大转向且是在腾空过程中,此处不够严谨。

其实这次S9出现的问题,一点都不大,当年CRV/RAV4/UNI-K等等车型,在做麋鹿测试的时候,要么单边车轮起飞,要么后桥连续弹跳,这些问题都不大,厂家也不会玩命的说自己没有问题,因为这是个可以解决的问题,同时车没有完美的,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承认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早被麋鹿干翻车的是奔驰,上世纪80年代,当时A级用的是三菱的车换标,然后麋鹿给干翻了,后来才开始把换道行驶特性试验(麋鹿)放在核心主观评价目录里。

最后说下,我做的一个梦,注意我说的是梦:

某品牌的纯增程SUV我试驾完,节目也出来了,那主平台肯定是之家、懂车和B站,长视频30多分钟,播放量不错,然后短视频我就提纲挈领的说了下(我觉得短视频就是视频版微博),但是讲的问题跟长视频一样,就是SOC值应该给用户选项,再就是馈电工况下反向充电功率太高。然后这条片子被老板看见了,就让公关拉个群跟我沟通,里面有动总的负责人也有车型负责人。

我这人说话比较直来直去,流氓当惯了,当然就是一副地痞无赖的样子嘛,你们大家都懂...沟通期间出现了两个插曲:

第一个就是他们只看了我的短视频,因为老板只给他们说了这个短视频的事儿,但是短视频我并没展开讲,所以上来就开始对我输出,我也就扣着脚丫子听着,直到输出完了,我说你们看了长视频吗?群里的公关+工程师,异口同声的说,还有长视频啊...

第二个就是谈到SOC值和增程动总的技术问题时,我问了一个问题,你们除了自己的还开过别家的么,两位领导斩钉截铁的说,没有,就开过理想...然后我多嘴又问了一句,吉利比亚迪的开过么,答曰没有...

然后在后续的沟通中,我一言不发...

这就是整个梦的过程,很遗憾在梦里我忘记录音,流氓做的不够彻底,没有让大家吃到瓜,是我的问题...

我话说完...你们可以开始了...

0 阅读:1
车评李扬歪

车评李扬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