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图】
西汉·铜染炉/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南疆帝国—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
长沙市博物馆
1965年广州市较场北路省物质局1号墓出土
饮食器。中国古代称调味品为“染”,食肉时常将酱、盐等调味品放在耳杯中,把肉煮到可食的程度,再蘸调料加味。汉代人习惯用较烫的调料,所以需用染炉不断地给调料加温。染器的设计反映了汉代的分餐制饮食,宴饮时是一人一炉,随涮随吃,有点类似现代人使用的小型火锅。
【每日一图】
西汉·铜染炉/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南疆帝国—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
长沙市博物馆
1965年广州市较场北路省物质局1号墓出土
饮食器。中国古代称调味品为“染”,食肉时常将酱、盐等调味品放在耳杯中,把肉煮到可食的程度,再蘸调料加味。汉代人习惯用较烫的调料,所以需用染炉不断地给调料加温。染器的设计反映了汉代的分餐制饮食,宴饮时是一人一炉,随涮随吃,有点类似现代人使用的小型火锅。
作者最新文章
热门分类
历史TOP
历史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