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中医|第136天|中医证候要点汇总-4
挺自在要成长
2024-08-08 00:48:12
每秒都值得记录
[蓝色心形R]《中基》用了52天,输出了5️⃣2️⃣篇笔记。
[红色心形R] 今天是《中诊》学习的第100天,终于来到了最后一篇、也是中诊总计第8️⃣4️⃣篇笔记。
[黄色心形R]继续总结中医证候要点:
1. 脏腑辨证 —— 肾与膀胱病辨证
① 肾阴虚证
② 肾阳虚证
③ 肾精不足证
④ 肾气不固证
⑤ 肾虚水泛证
⑥ 膀胱湿热证
2. 脏腑兼证辨证
① 脾肺气虚证
② 肺肾气虚证
③ 心肺气虚证
④ 脾肾阳虚证
⑤ 心肾阳虚证
⑥ 肺肾阴虚证
⑦ 肝肾阴虚证
⑧ 心肾不交证
⑨ 心脾两虚证
⑩ 心肝血虚证
⑪ 肝郁脾虚证
⑫ 肝胃不和证
⑬ 肝火犯肺证
3. 六经辨证
① 太阳病证 —— 太阳经证 —— 太阳中风证
② 太阳病证 —— 太阳经证 —— 太阳伤寒证
③ 太阳病证 —— 太阳腑证 —— 太阳蓄水证
④ 太阳病证 —— 太阳腑证 —— 太阳蓄血证
⑤ 阳明病证 —— 阳明经证
⑥ 阳明病证 —— 阳明腑证
⑦ 少阳病证
⑧ 太阴病证
⑨ 少阴病证 —— 少阴寒化证
⑩ 少阴病证 —— 少阴热化证
⑪ 厥阴病证
4. 卫气营血辨证
① 卫分证(风热犯卫|暑湿犯卫|湿热犯卫|燥热犯卫)
② 气分证
③ 营分证
④ 血分证(血分实热证|血分虚热证)
5. 三焦辨证
① 上焦病证
② 中焦病证
③ 下焦病证
[烟花R]《中医诊断学》终于完结啦🎉
[星R]最后的4️⃣篇笔记,总结了《中医诊断学》课程中的1️⃣3️⃣1️⃣种主要证候。其中有某些证候非常相近,只是辨证方法不同,归纳为的名称也有所不同。通过这半年的学习,我认为中医学是一门需要融会贯通且灵活性非常高的学科或可以称为艺术,对于这么多看起来名称相近、临床表现更类似的证候,好像理解和融合知识点比死记硬背更有用。
[咖啡R]不过,后面马上要开始的中药学和方剂学,可能就要开始疯狂背背背了吧!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