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居然是建国后的密码保卫战#看《解密》之前,我就好奇电影要怎么拍,毕竟麦家就是靠同名原作小说一战成名的,作品被翻译成多个语言版本远销海外,想让读者们为化虚为实的电影改编买单还难。
看完《解密》之后,我倒是更好奇电影为什么大胆用十个梦境串联起容金珍的一生。这也恰恰是一些观众觉得现实与虚幻模糊边界,引起更多讨论的关键。
毕竟当时麦家写这个故事就很不容易,从1991写到2002,起码三次推翻再重来,终于出版又遇到了“内容”危机。因为《解密》并不只是想刻画男主容金珍既孤独悲剧又绝世天才的矛盾人生,更是要通过他被天赋信仰牵引着走进特殊时期历史旋涡的路程去展现建国后为了维护稳定安全的隐蔽战线工作者们的苦和难。
容金珍身世成谜、外形有异,而且不擅与人交流。饱一顿饿一顿地长大,在远房亲戚帮助下出外留学,被动接收各路示好与利用混杂的信息,一次次和封闭自我形成冲击和拉扯,预告片里的开灯关灯其实是一种确认自我存在的动作。
导演在“数学”这个需要绝对理性和秩序的主题上加入“梦境”元素,让那些难以影像化的人物心理活动变得直观可见。十个串联起容金珍一生的梦境用超现实的方式展示了天才不可捉摸的脑内世界,和他在求学、生活、事业、爱情等巨大转折所感受到的恐惧、困惑、愉悦、欲望……我们常说是天才会用另一种视角去看世界,《解密》里的容金珍是用梦来开启这层俯瞰苍生的上帝视角的。
也能理解一些人为什么高度肯定《解密》在中国电影工业化、在这次拍摄技法上的突破。用大量梦境来拍特殊时期余波未平的密码保卫战,给类似主题提供了一个新解法。也许《解密》不只为我们揭开了建国后的密码战,更是解锁了电影工业化是什么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