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诗词佳鉴赏 2024-07-19 02:08:34
浪漫生活的记录者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目标所在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使内心安定;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的知识丰富。 丰富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事物的原理后,知识才能丰富;知识丰富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品性才能修养;品性修养后,家庭或家族才能管理好;家庭或家族管理好后,国家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后,天下才能太平。从天子到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那些根本混乱而末端治理好的人,是没有的。他们重视的地方很薄弱,而他们忽视的地方却很厚重,这样的事情从未有过。这就是知道了根本,这就是达到了最高的智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