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诗词佳鉴赏 2024-07-30 13:01:41
浪漫生活的记录者 《资治通鉴》中的封神金句 【1】 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 《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一》 释义:贤德的人能够认真谨慎地对待小事,所以才不会招致大祸。 君子慎微,杜渐防萌,有人因小失大,一步踏错而满盘皆输;有人却能谨小慎微,步步为营,最终稳操胜券,“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在生活的点滴细节中,隐藏着避免大祸的智慧。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任何宏大的事业,都是由无数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构建而成。一个人的品格和命运,也往往在日常小事中悄然塑造。 【2】 作之不止,乃成君子; 作之不变,习与体成; 习与体成,则自然也。 《资治通鉴·秦纪·秦纪一》 释义:好的习惯,好的品行,好的行为一直不停的做下去,便会成为君子,始终不变地这样做,习惯与本性渐渐相融合,也就成为自然的了。 习以成性,自然君子,持之以恒地践行好的习惯和行为,不仅能够塑造我们的性格,更能让这些优秀的品质变得自然而然。 【3】 忧先于事,故能无忧; 事至而忧,无救于事。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五十三》 释义:在事前忧虑,事到临头就不会有忧虑;事到临头才忧虑,对事情已经没有任何帮助,无济于事。 未雨绸缪,智者之举,在事前深思熟虑,做好万全的准备,往往能够消弭未来的忧虑;而当事态已经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时,再多的忧虑也只是徒劳。 【4】贫不学俭,卑不学恭。 《资治通鉴·魏纪·魏纪一》 释义:人在贫穷时,不需要学习如何节俭,因为生活所需自然会让他变得节俭,人在地位卑微时,不需要学习如何谦恭,因为环境的影响自然会让他保持谦卑的态度。” 增广贤文有句话“人不风流皆为贫,马行无力皆因瘦”,资治通鉴有一句“贫不学俭,卑不学恭”警醒世人。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塑造,往往都是采用最原始的方式,打得你无力抬头。 当我们身处困顿之中,我们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节约和谦卑,但无论如何,一定要记住:穷不掉志气,富不掉本色。在逆境中,我们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志向;在顺境中,我们保持谦逊与本色。 【5】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资治通鉴·魏纪五》 释义:抵御寒冷没有比厚实的皮衣更好的了,阻止别人的诽谤,也没有比加强自身修养更好的办法。 人生之路风雨兼程。当寒风凛冽时,我们会寻找厚实的衣物来御寒,就如同“救寒莫如重裘”。而在人生的旅途中,当我们面对外界的误解与诽谤时,又该如何自处呢?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