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说法,认为刺杀未遂事件带来的同情票,持续不到大选日那天。未来三个月里,特朗普的选情仍然面临不确定性。 类似的例子,是2004年台湾三一九枪击案,事发刚巧在投票前一天,阿扁的同情票效应最大化,才勉强以微弱优势胜选。如果能拖上两天,选情走向也许就是另一个故事。 一般来说,这种判断没错,但它忽略了一个关键点:特朗普和阿扁不一样。特朗普是政治强人,是以一己之力左右共和党选情的人。民主党没了拜登还有哈里斯,共和党没了特朗普,没了就完了。 强人历经磨难而不死,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蜕变成“受难圣人”。强人支持者付出的不是同情,而是加码的狂热和崇拜。 换句话说,同情只在平视或俯视下产生,仰视之时,诞生的是拥戴。 对于特朗普这样的政治强人来说,那颗擦脸而过的子弹,不仅让他收获了更稳固的基本盘,让摇摆不定者终于下定决心,甚至可能让反对者黑转粉。不信可以去翻翻X(就是推特),看看那些铺天盖地的赞誉和声援,看看特朗普信徒们的狂热发言。这种效应,不是一句简单的“同情票”可以描述的。 比起“同情票效应”,或许更应该称之为“公约数效应”。政治暴力的受害者,面对刺杀的不屈者,美国精神的捍卫者……经此一役,特朗普buff叠满。 这次鲁莽的刺杀,让特朗普成为了左中右的最大公约数,成为民主党再也无法攻击的竞选圣体。 竞选纲领不重要,竞选人代表什么才重要。成为美国精神的符号,是特朗普一直求而不得的目标,一颗子弹帮他做到了。
有一种说法,认为刺杀未遂事件带来的同情票,持续不到大选日那天。未来三个月里,特朗
任驰金铭
2024-07-14 17:48:49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