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明明很努力,生活却没有太大改变
醒醒张
2024-07-13 12:13:44
此前在《认知觉醒》这本书上看到一段非常经典的表述,大致意思是这样的:
受苦比解决问题来的容易,承受不幸比追求幸福更加简单。因为受苦和承受不幸,只需要呆在那里,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干。
很多人把吃苦当成先天正确的事情,认为只要吃苦就应该得到奖赏和回报,吃的苦越多,得到的奖赏和回报也就越多。
按照这个道理,那些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应该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不管是奖赏还是回报,还是幸福的生活,想要得到,最根本、关键的是要解决问题。
而高效地解决问题,更多需要的是动脑子,而不是吃苦。脑子越好使,越喜欢思考,动的脑子越多,吃的苦越少,得到的奖赏回报也会越多。
辛苦和收获从来就不成正比,也不应该成正比,而应该是智慧与收获才应该成正比。
现实中,很多人之所以过得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愿思考。
对此,美团创始人王兴讲过一句话: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可以做任何事情。
这句话真的极其经典,深刻阐述了大多数人缺乏思考的本质。苦,收入却很低。为什么他们能忍受一份收入很低、非常辛苦的工作呢?为什么不去做出改变呢?
因为做出改变需要动脑子,需要思考,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为了逃避这种思考,他们宁可忍受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无趣和辛苦。
再比如说,原来上高中那会儿,班里有很多同学,念书非常辛苦,他们每天四五点就起来背单词、背课文,上课认真听讲,恨不得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笔记永远都是记得非常工整的,老师交待的作业,总是一丝不苟完成得非常好,晚上基本上都要学到十一二点,随时随地都能看到他们在念念有词背单词,笔头永远都在草稿子上写和记,学得极其辛苦。
但是,他们的成绩总是到了一个点,无论如何就再也上不去了。
相反,学校里有一些学习好的人,上课并不认真,有时还逃课,上数学看英语,上英语看物理,每天都要打半个小时篮球,学习并不见得如何辛苦。
但是,这些人的成绩往往都不差。
难道不应该是天道酬勤吗?
很多人认为这是智商的差异。但智商并不是完全先天决定的,后天的因素影响也很大。决定这两种人付出和收获的差别,根本就是思考。
(字数已超,请从上面第三张图片继续阅读)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