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猿看文物#
【素三彩鸭形香熏】
年代:明成化(公元1465年—1487年)
尺寸:总高约24.8厘米,宽约20.2厘米
出土:1987年珠山东北侧出土
馆藏: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日影长,百花开,鸭子们在水中嬉戏的场景似乎也构成了一幅幅春景图。在中国农业博物馆的展览“御窑四时”中也有一只憨态可掬的小鸭子兴奋地迎接着晴天的到来。今天小猿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件诞生于成化年间的素三彩鸭型香熏~
素三彩鸭型香熏虽然名字里有一个“素”字,但它并非真的“素面朝天”,而是运用黑、黄、绿、孔雀绿及紫色等多种低温彩釉装饰,配色清新,层次丰富。素三彩创烧于明代成化时景德镇,清代康熙年间进一步发展。这里的“素三彩”强调的是未用红彩,因为红色曾被认为是血色、荤色。
鸭熏有一对大花眼,昂首挺胸,羽毛锃亮,还俏皮地吐着舌头,整体造型饱满生动。它的身体分为上下两截,上半截为盖,下半截用于盛装香料。脚下的方座四面有海棠形镂空,底部有青花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方形款。鸭熏的脖颈中空,与嘴相通,腹部合缝处设有六个让空气进入的隐孔。当熏香在其中点燃,香气会从鸭嘴溢出。
明清两代,官方在江西景德镇设立御窑(器)厂,以满足宫廷对瓷器的需要。当时,对于御用瓷器的拣选十分严格。哪怕存在一点点瑕疵,许多瓷器也会因为不符合需要而落选。为了防止御用瓷器流入民间,落选的瓷器会被集中处理、打碎掩埋在御窑(器)厂内。素三彩鸭型香薰就是这样一件残次品。之后,文保人员发现,当腹中燃香时,素三彩鸭形香薰体内的空气无法正常流通,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出原来设计的功能。这可能就是它当初落选的原因吧。
参考资料:
1.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官网
2.权奎山.江西景德镇明清御器(窑)厂落选御用瓷器处理的考察[J].文物,2005(05):54-63+1.
3.刘新园,李一平,江小民,等.江西景德镇明清御窑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2007,(05):4-47+1+1-2+97-98.
4.杨玉洁,段鸿莺,翁彦俊.明成化三彩鸭形香熏炉的工艺研究[J].博物院,2023(03):102-108.
图1-3 明成化素三彩鸭形香熏
图4 鸭熏以子母口分为上下两截
图5 鸭熏内的隐孔
图6 鸭熏底部“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方形款
图7 修复前的鸭熏碎片
图8 鸭熏体内空气流通示意图
图片出处:图1、2、3自摄于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御窑四时——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精品瓷器展”;图4、7来源于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图5、6、8截图自新华社《从“碎碎鸭”到“镇馆鸭” 这件鸭型香薰从故宫回来了》视频。
来自观察猿白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