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反对批莫,他们把2012年10月11日至2012年12月10日,莫言获诺奖后《人民日报》等媒体以及文化部、外交部等单位向作家莫言发过祝贺作为一大理由。那么,这个理由能站住脚吗?答案:“站不住”。 开始人们不知情,可当莫言获奖颁奖典礼上的《颁奖词》和莫言《获奖感言》公开发布后,人们开始明白和认清了西方给莫言颁奖演的是一出什么戏了。如今仍有人揣着明白装糊涂,可见其用心用意不是傻而是刁了。 请看,有些人明里暗里支持莫言,甚至可以说“文学表达不是政治表达”,大肆力挺莫言的作品。但是,对莫言颁奖典礼上的《颁奖词》和莫言的《获奖感言》,至今又有哪一个人敢公开站出来力挺?!因为,那些东西实在太伤国人的感情了,又有谁愿意去当小丑? 如今,声势浩大的,民间自发的,广大网友以《讲话》为武器,批《颁奖词》和莫言的《获奖感言》,批莫言作品的毒素,批莫言在国内外演讲的荒谬,掀起了大规模的批莫热潮,依据充分,说理清楚,无可辩驳。党和国家也曾有多次不点名的表态。 现摘录几条,供网友学习对照。 一、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 “国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在有些作品中,有的调侃崇高,扭曲经曲,颠倒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有的是非不分、善恶不辩、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有的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绘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 二、2014年5月文艺工作座谈会 “文艺创作如果只是单纯记述现状,原始展示丑恶,而没有对光明的歌领,对理想的抒发,对道德的引导,就不能鼓舞人民前进。 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 三、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 “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抵制否定中华文明,破坏民族团结,歪曲党史国史,诋毁国家形象。” 四、2017年党的十九大 “文艺要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
有些人反对批莫,他们把2012年10月11日至2012年12月10日,莫言获诺奖
米儿锐评文化
2024-07-10 13:05:45
0
阅读:14
雨明
丑化自己的祖国,赞美日本,这样的东西值得尊重吗?国家大度给它优厚待遇,还撕咬主人的狗都应该打死,这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