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清代四大活佛:谱系传承、封号制度与历史影响

清代四大活佛:谱系传承、封号制度与历史影响引言藏传佛教格鲁派(亦称黄教)在蒙藏地区影响深远,清代为加强对该区域的统治,采

清代四大活佛:谱系传承、封号制度与历史影响

引言

藏传佛教格鲁派(亦称黄教)在蒙藏地区影响深远,清代为加强对该区域的统治,采取尊崇黄教领袖的政策,确立章嘉、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哲布尊丹巴四大活佛体系,令其分掌西藏、蒙古地区黄教事务,协助理藩院及地方军政官员处理教务。

核心术语注解

胡图克图:蒙古语音译,意为 “圣人”“有福者”,汉语统称 “活佛”。

达赖喇嘛:“达赖” 为蒙古语 “大海” 之意,“喇嘛” 为藏语 “上师” 之意,合指地位崇高的宗教领袖。

班禅额尔德尼:“班禅” 由梵语与藏语合成,意为 “上师”,“额尔德尼” 为满语 “珍宝” 之意,是对班禅系统的尊贵封号。

一、章嘉活佛

传承世系

清代章嘉活佛自二世至七世共六位,分别为:二世阿旺洛桑却丹(1642-1715)、三世若必多吉(1716-1786)、四世业希丹毕坚赞(1787-1846)、五世业希丹毕呢玛(1849-1875)、六世业希丹毕嘉索(1878-1888)、七世历迎叶锡道尔济(1891-1958)。

封号与职责

康熙三十二年(1693),圣祖授予二世章嘉 “札萨克达喇嘛” 职,掌管京师黄教事务;康熙四十四年(1705),赐 “胡图克图” 名号,封 “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驻多伦诺尔,统管漠南蒙古黄教事务。此后历辈章嘉转世均需经朝廷册封,承袭该封号。

关键历史贡献

二世章嘉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出使西藏,主持六世达赖坐床仪式,稳定蒙藏局势。

三世章嘉雍正年间奉命迎送七世达赖返藏,强化中央对藏区管控;乾隆二十一年(1756),致信二世哲布尊丹巴,助力平息漠北蒙古青衮杂卜撤驿之变。

二、达赖喇嘛

传承世系

清代达赖喇嘛自五世至十三世共九位,分别为:五世罗桑嘉措(1617-1682)、六世意希嘉措(1683-1706)、七世格桑嘉措(1708-1757)、八世强白嘉措(1758-1804)、九世隆朵嘉措(1805-1815)、十世楚臣嘉措(1816-1837)、十一世克珠嘉措(1838-1855)、十二世成烈嘉措(1856-1875)、十三世土登嘉措(1876-1930)。

封号与册封制度

顺治九年(1653),世祖册封五世达赖为 “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赐满、蒙、汉、藏四体文字金册金印,确立历辈达赖需经朝廷册封的制度。

重要历史事件

康熙年间爆发 “真假达赖之争”:五世达赖圆寂后,第巴桑结嘉措秘不发丧,私立仓央嘉措为六世达赖,遭拉藏汗反对,圣祖认定仓央嘉措为 “假达赖”;拉藏汗所立意希嘉措虽获朝廷认可,却引发黄教上层及青海蒙古不满;最终圣祖册封噶桑嘉措为七世达赖,意希嘉措被送往内地。

十三世达赖传承终结:其对清廷阳奉阴违,封号几经革除与恢复,最终因立场问题被清廷废除传承。所谓 “14 世达赖” 并无合法依据,属无稽之谈。

三、班禅额尔德尼

传承世系

清代班禅额尔德尼自四世至九世共六位,分别为:四世罗桑确吉坚赞(1570-1662)、五世罗桑益西(1663-1737)、六世班丹益西(1738-1780)、七世罗桑丹贝尼玛(1782-1853)、八世丹白旺秋(1855-1882)、九世罗桑确吉尼玛(1883-1937)。

封号与管辖范围

为限制达赖权势,清廷推行 “众建以分其势” 政策。康熙五十二年(1713),册封五世班禅为 “班禅额尔德尼”,赐满、汉、藏三体文字金册金印,明确札什伦布寺等区域归其管辖,确立历辈班禅的朝廷册封制度。

关键历史事迹

六世班禅坚定维护国家统一,明确告知入藏英国人 “西藏属中国领土,需听从中国大皇帝命令”。

乾隆四十五年(1780),六世班禅赴内地为高宗祝寿,高宗在承德兴建 “须弥福寿之庙” 供其居住;同年十一月,六世班禅在北京黄寺因天花圆寂,灵塔后供奉于札什伦布寺。

四、哲布尊丹巴

传承世系

清代哲布尊丹巴自一世至八世共八位,分别为:一世罗布藏旺布札勒三(1635-1723)、二世罗布藏丹必栋密(1724-1757)、三世伊什丹巴尼玛(1758-1773)、四世罗布藏图巴坦旺舒克(1775-1813)、五世罗布藏楚勒都本齐克墨特(1815-1842)、六世罗布藏巴勒垫丹拜佳木粲(1842-1848)、七世阿旺吹济旺渠车拉嘉木磋德(1850-1868)、八世阿旺罗布藏吹叽呢玛丹增旺楚克(1870-1924)。

封号与职责

康熙三十二年(1693),册封一世哲布尊丹巴为 “大喇嘛”;康熙五十七年(1718),定其为漠北蒙古黄教教主;雍正元年(1723),追封其为 “启法哲布尊丹巴喇嘛”,历辈转世均需经朝廷册封承袭。

关键历史贡献

康熙二十七年(1688),准噶尔部进犯漠北蒙古,一世哲布尊丹巴遣使向清廷告急,并率漠北蒙古各部南迁归附。

康熙三十年(1691),助力清廷举行多伦会盟,推动漠北蒙古编旗设盟,实现中央对该区域的直接统治;康熙六十一年(1721),一世哲布尊丹巴以 90 岁高龄赴京吊唁圣祖,彰显蒙藏与中央的紧密联系。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沃唐卡编号为162-143733的文殊菩萨唐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