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奖展板分享!霍普杯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

清华环艺学姐 2024-07-07 17:51:48
《Cybernature | 复得返自然》 设计说明: 方案选址于亚热带气候区城市深圳的南头古城,设计道法自然,将乡村竖向分层与城市多层空间叠合。提炼不同地域城市居民塑造“微自然”的模式,利用模块化方式于城市竖向多层空间之上,构建物质与能量的多级利用系统。该系统共三层,通过各层种植单元的大小疏密以及不同层级之间的叠合调控下部城市物理环境。其中顶层为高度机械化的农田层,种植低矮透光率更高的水稻等农作物,整体通透率为70.91%,是对降水与太阳能的第一层级利用;将高出农田层的部分室内空间出让给城市农民,方便进行耕种管理;中层为丛林层,生产性乔灌木与景观植被结合种植,整体通透率为91.89%,该层主要根据城市肌理关系与生产需求分散布置,对城市物理环境及视觉效果进行第二级调控;底层为公共活动层,种植景观植被,通透率为81.45%,结合低矮建筑的屋顶组成贴近自然的公共生活系统。此外根据城市空间开敞度以及结构需要布置竖向承重节点,根据功能分为拔风塔、雨水收集塔,农作物管理塔。 将乡村分层叠合进入城市,实现物质循环与能量的多级利用。垂直向的城市与水平向的乡村聚合成统一完善的生态系统,在Cybernature中,建筑“山体”成为丛林的依附,阳光穿过郁郁葱葱的农田洒下斑驳桂影,人类最向往的自然抬眼可见;暮色四合,万家灯火如点点繁星透出农田,农民和市民共享“久困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然与喜悦。 点播: 1.思路亮点: 1.1 从自然界中固有的生物学逻辑延伸到城市-乡村物质循环与能量利用,探讨合理且独特的纵向城市景观。 1.2垂直向的城市与水平向的乡村聚合成统一完善的生态系统,形成两组对比(城市-乡村、纵向-横向) 1.3意境营造。将城市看做是基础的“山体”,上层农业景观看成是“丛林”,二者是一种依附关系,互惠互利,同时还营造出了一种诗意,上升到了情感的获得。 2.画快题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案思路,构建竖向分层景观。适用题目:道法自然、模块化、共生、传统与现代(如传统农业/城市生活模式现代化转型)、未来城市、城乡融合等。

0 阅读:0
清华环艺学姐

清华环艺学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