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救活十多人,子孙耳白于面。 清朝嘉庆年间,梁章钜刚在礼部任职时,当时的礼部尚书是胡长龄,字西庚,江苏南通人,是“江东三俊”之一,乾隆五十四年的状元。 胡长龄还未任礼部尚书时,梁章钜的一个同乡游彤卣告诉他:“胡长龄这个人前途必将极其显贵,我不懂相术,但是看到他的耳朵比脸还要白,恰如欧阳修所说。” 原来欧阳修曾经说过:“耳白于面,名满天下。唇不著齿,无事得谤。”章钜仔细观察,胡长龄的长相果然如此,心里不禁暗暗称奇。 当时胡长龄还是翰林院编修,不到几年时间就累累升职,名列九卿。 同为翰林的李雪岩后来告诉梁章钜,胡长龄家积有阴德,这是该当他们家显贵。因为他的父亲以前曾在某州府任幕僚,负责办理一起团伙盗劫案,这些人犯被抓后当即全都认罪,说他们是从大门闯了进去作案,这案子已经审定了,要全部处斩,就等上报批复。 他父亲知道这些人都是因为贫苦太久,偶尔行窃,不是真正的剧盗,因为盗案是要被杀头的,而窃案处罚就轻得多。 他也深知这些人不应当判死刑,就向长官求情:“犯人们一到案就招认了,显然他们平时不是惯盗,长期当强盗的人,没有不避重就轻的,现在此案不论首犯从犯全部一律处斩,显然有失公平。” 长官却说呈文都已经拟好,马上就要上报了,想要修改重写根本来不及,那又怎么办呢?人家嫌麻烦就不想采纳他的意见。 他父亲说:“我有一个办法,请让我在大门的大字上添上一点,变成一个犬字,就说他们是从狗门洞中爬进去,这样就是行窃而不是强盗了,而且还能体现你好生之德,且没有一点营私舞弊的私心,你看这样可以吗?” 长官领悟并且同意,于是他提笔就添了那一点。 此案公文上报后,果然免除了十多人的死罪。就因为这一件事,报答于他的后人,儿子胡长龄,高中状元,官至礼部尚书。
一点救活十多人,子孙耳白于面。 清朝嘉庆年间,梁章钜刚在礼部任职时,当时的礼部尚
水殿风凉有墨
2024-06-23 15:16:33
0
阅读:198
游方郎中
😭💕